搜索
首页 《寄题刘仲叟泽州园亭》 余心当效君,未有地可卜。

余心当效君,未有地可卜。

意思:我的心会证明你,没有什么地方可以选择。

出自作者[宋]梅尧臣的《寄题刘仲叟泽州园亭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城临太行谷,谷暖宜草木》是一首优美的田园诗,通过对太行山谷的描绘,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。 首先,诗中描绘了山谷中适宜草木生长的环境,移栽了洛阳的花和阮家的竹,展现出山谷的生机勃勃。五色交织的花和竹林,常青的翠绿,广亭和危榭的设想,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赞美。 其次,诗中描绘了春天的景象,百禽啼鸣,黍熟布谷,桑树下的啄椹,林下的果实成熟,果收后飞去,黄杨树的婆娑,这些都是田园生活的生动写照。诗人通过这些描绘,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。 最后,诗人通过物犹有进退的道理,表达了对人生进退的深刻理解。他希望自己能够效仿君子的生活态度,但尚未找到合适的归宿。他并不以此为贫苦,而是以此为乐,甚至以此为微薄的俸禄。 整首诗充满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,是一首优美的田园诗。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人生的理解,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。整首诗语言优美,情感真挚,是一首值得一读的佳作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城临太行谷,谷暖宜草木。
既移洛阳花,又种阮家竹。
五色杂黄红,一林常翠绿。
其间广亭开,亦欲危榭筑。
春归百禽嚎,抟黍及布谷。
桑上啄椹食,林下窥果熟。
果收椹已尽,飞去不须逐。
婆娑黄杨树,谁谓逢闰缩。
物犹有进退,此理何用告。
余心当效君,未有地可卜。
缀书岂贫乐,且以苟微禄。
作者介绍 邵雍简介
梅尧臣(1002年5月31日—1060年5月27日),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汉族,宣州宣城(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)人。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,给事中梅询从子。

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,历镇安军节度判官。于皇祐三年(1051年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嘉祐五年(1060年),梅尧臣去世,年五十九。

梅尧臣少即能诗,与苏舜钦齐名,时号“苏梅”,又与欧阳修并称“欧梅”。为诗主张写实,反对西昆体,所作力求平淡、含蓄,被誉为宋诗的“开山祖师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。另有《宛陵先生集》及《毛诗小传》等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未有

    读音:wèi yǒu

    繁体字:未有

    意思:
    1.没有;不曾有。
    《诗大雅绵》:“古公亶父,陶复陶穴,未有家室。”
    《史记魏公子列传》:“如姬之欲为公子死,无所辞,顾未有路耳。”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