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晚岸》 春江一夜无波浪,校得行人分外愁。

春江一夜无波浪,校得行人分外愁。

意思:春江一夜没有波浪,校得到行人分外愁。

出自作者[唐]韩偓的《晚岸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揭起青篷上岸头,野花和雨冷修修。春江一夜无波浪,校得行人分外愁》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情感表达的诗篇。 首句“揭起青篷上岸头”,描绘了诗人揭起青篷,走出船舱,来到岸头的情景,展现出一种豁然开朗的自由和欣喜。青篷象征着船上生活的结束,岸头的清新空气和明媚景色预示着新的开始。 “野花和雨冷修修。”这句诗描绘了雨后的野花,在诗人眼前轻轻摇曳,仿佛在向他诉说着春天的故事。这里的“冷修修”给人一种清新、自然的感觉,与雨后的清新环境相呼应。 “春江一夜无波浪”这句诗描绘了一夜无风,春江水面平静的景象,给人一种宁静、祥和的感觉。这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,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宁静。 “校得行人分外愁”则一转,揭示了平静的春江水面反而让人产生愁绪的意境。这里的“校得”是反语,实际上是行人因景生愁,表达了诗人对行人的关怀和理解。而“分外愁”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愁绪的程度,使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沉重和忧郁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雨后野花、平静春江等自然景色,以及行人因景生愁的情感表达,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。整首诗语言简洁,意境深远,通过自然景色和情感交织,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揭起青篷上岸头,野花和雨冷修修。
春江一夜无波浪,校得行人分外愁。
作者介绍
韩偓(约842年~约923年),晚唐五代诗人,乳名冬郎,字致光,号致尧,晚年又号玉山樵人。陕西万年县(今樊川)人。自幼聪明好学,10岁时,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,令满座皆惊,李商隐称赞其诗是“雏凤清于老凤声”。龙纪元年(889年),韩偓中进士,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,后入朝历任左拾遗、左谏议大夫、度支副使、翰林学士。其诗多写艳情,称为“香奁体”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春江

    读音:chūn jiāng

    繁体字:春江

    意思:
    1.春天的江。
    唐·张若虚《春江花月夜》诗:“滟滟随波千万里,何处春江无月明。”
    宋·苏轼《惠崇春江晚景》诗之一:“竹外桃花三两枝,春江水暖鸭先知

  • 分外

    读音:fèn wài

    繁体字:分外

    短语:外加 附加

    英语:especially

    意思:
    1.本分以外。
    《三国志魏志程昱传》:“上不责非职之功,下

  • 波浪

    读音:bō làng

    繁体字:波浪

    英语:wave

    意思:
    1.江河湖海上起伏不平的水面。
    《晋书张华传》:“须臾光彩照水,波浪惊沸,于是失剑。”
    唐·李绅《溯西江

  • 一夜

    (1).一个夜晚;一整夜。《穀梁传·定公四年》:“以众不如 吴 ,以必死不如 楚 ,相与击之,一夜而三败 吴 人。” 南朝 梁 江淹 《哀千里赋》:“魂终朝以三夺,心一夜而九摧。” 唐 李白 《子夜吴歌》之四:“明朝驛使发,一夜絮征袍。” 老舍 《正红旗下》一:“有时候,他们会在一个地方转来转去,一直转一夜。”
    (2).指某夜。 汉 赵晔 《吴越春秋·勾践阴谋外传》:“ 越王 乃使木
  • 无波

    读音:wú bō

    繁体字:無波

    意思:(无波,无波)

    1.不起波澜。
    《文子上德》:“使人无渡河,可;使河无波,不可。”
    唐·杜甫《泛江》诗:“方舟不用楫,极目总无波。”

  • 得行

    读音:de xíng

    繁体字:得行

    意思:谓德行流播。得,通“德”。
    《庄子山木》:“道流而不明居,得行而不名处,纯纯常常,乃比于狂。”
    郭庆藩集释引郭嵩焘曰:“得,犹德也。
    《集韵》:‘德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