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祝英台近·烛摇花》 过了收灯,才始作花信。

过了收灯,才始作花信。

意思:过了收灯,刚开始做花信。

出自作者[宋]周密的《祝英台近·烛摇花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优美的诗,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女子在春天的黄昏,独自面对着冷清的春景,内心充满了寂寞和孤独的情感。 首先,诗中的“烛摇花,香袅穗,独自奈春冷”描绘了一个寂静而清冷的场景,蜡烛摇曳着微光,香炉中的香烟袅袅升起,而春天却显得冷清而无人陪伴。这种描绘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深深的孤独感,同时也为下文的情感转折做了铺垫。 “过了收灯,才始作花信。无端雨外余酲,莺边残梦,又还动、惜芳心性”这几句诗描绘了春天逐渐逝去的景象,花信期已过,春天即将结束,这使得女子的心情更加沉重。她从梦境中醒来,面对的现实是春天的消逝,这无疑加重了她的孤独和失落感。 “忍重省。几多绿意红情,吟笺倩谁整”这句诗表达了女子内心的挣扎和矛盾。她试图重新回忆起过去的欢乐时光,但那些美好的记忆似乎已经远去,她不知道该如何整理自己的心情。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反映了女子的复杂情感。 “香减春衫,老却旧荀令。小楼深闭东风,曲屏斜倚”这几句诗描绘了女子的外在形象和她的生活方式。她的春衫因为香气的减少而显得陈旧,她把自己关在小楼里,躲避着东风的侵袭,靠着曲屏斜倚着,这种生活方式无疑表明了她的孤独和无奈。 最后,“知他是、为谁成病”这句诗表达了女子的疑惑和无奈。她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变得如此憔悴和病态,这种疑惑和无奈也是她内心孤独和无助的反映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入的心理刻画,展现了一个女子在春天黄昏的孤独和无奈的情感状态。它以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,让读者感受到了女子的内心世界,也引发了对人生和情感的思考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烛摇花,香袅穗,独自奈春冷。
过了收灯,才始作花信。
无端雨外余酲,莺边残梦,又还动、惜芳心性。
忍重省。
几多绿意红情,吟笺倩谁整。
香减春衫,老却旧荀令。
小楼深闭东风,曲屏斜倚,知他是、为谁成病。
作者介绍
周密 (1232-1298),字公谨,号草窗,又号霄斋、蘋洲、萧斋,晚年号弁阳老人、四水潜夫、华不注山人,南宋词人、文学家。祖籍济南,先人因随高宗南渡,落籍吴兴(今浙江湖州),置业于弁山南。一说其祖后自吴兴迁杭州,周密出生于杭州。宋宝祐(1253—1258)间任义乌令(今属浙江)。宋亡,入元不仕。

周密擅长诗词,作品典雅浓丽、格律严谨,亦有时感之作。能诗,擅书画。与吴文英(号梦窗)齐名,时人称为“二窗”。与邓牧、谢翱等往还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花信

    解释

    花信 huāxìn

    (1) [news of flowers bloming]∶花开的信息

    谁能腰鼓催花信,快打《凉州》百面雷。——范成大《元夕后连阴》

    花信尚早

    (2) [(of a woman) 2

  • 收灯

    读音:shōu dēng

    繁体字:收燈

    意思:(收灯,收灯)
    旧俗农历正月十五为灯节,正月十三日谓上灯,正月十八日谓收灯。
    宋·姜夔《浣溪沙》词序:“己酉岁客吴兴,收灯夜阖户无聊。”
    宋·范成大《浣

  • 作花

    读音:zuò huā

    繁体字:作花

    意思:长出花蕾;开花。
    南朝·宋·鲍照《梅花落》诗:“中庭杂树多,偏为梅咨嗟。问君何独然,念其霜中能作花。”
    清·王士禛《池北偶谈松顶生兰》:“有兰寄生,长松杈桠间,可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