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观《连升三级》》 泉州高甲戏,三级喜连升,独辟新风格,时翻古乐声。

泉州高甲戏,三级喜连升,独辟新风格,时翻古乐声。

意思:泉州高甲戏,连升三级高兴,单独开辟新风格,当时翻古乐声。

出自作者[现代]老舍的《观《连升三级》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是对泉州高甲戏的精彩描绘,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,生动地展现了高甲戏的独特风格和魅力。 “泉州高甲戏,三级喜连升”开篇点题,直接描绘了泉州高甲戏的主要内容,即三级喜连升的故事,这是高甲戏中常见的一个经典剧目,它讲述了平民百姓通过努力和奋斗,最终获得成功的故事,具有积极向上的意义。 “独辟新风格,时翻古乐声”则是对高甲戏的创新精神的赞扬。高甲戏在传统的基础上,不断地进行创新,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,同时也不断地翻新古乐声,使其更具现代感,更具观赏性。 “状元无点墨,皇帝似多情”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高甲戏的角色特点。在传统的戏曲中,状元通常是文采出众、才华横溢的形象,但在这首诗中,却描绘了一个“无点墨”的状元,这无疑增加了戏剧的趣味性,也反映了高甲戏的创新精神。而皇帝则被描绘成“似多情”的形象,这无疑增加了戏剧的深度和内涵。 “入骨肆嘲讽,人民眼更明”则是对高甲戏的社会意义的揭示。高甲戏深入到骨子里的嘲讽,揭示了社会的种种问题,同时也提醒了观众要明辨是非,看清真相。这样的艺术形式,无疑更能引起人民的共鸣,也更能提高人民的审美水平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是对泉州高甲戏的精彩赞美,它通过对高甲戏的内容、风格、角色和意义的描绘,展现了高甲戏的独特魅力和社会价值,让人对高甲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泉州高甲戏,三级喜连升,独辟新风格,时翻古乐声。
状元无点墨,皇帝似多情,入骨肆嘲讽,人民眼更明。
作者介绍 老舍简介
老舍(1899年2月3日—1966年8月24日),原名舒庆春,另有笔名絜青、鸿来、非我等,字舍予。因为老舍生于阴历立春,父母为他取名“庆春”,大概含有庆贺春来、前景美好之意。上学后,自己更名为舒舍予,含有“舍弃自我”,亦即“忘我”的意思。北京满族正红旗人。中国现代小说家、作家,语言大师、人民艺术家,新中国第一位获得“人民艺术家”称号的作家。代表作有《骆驼祥子》、《四世同堂》、剧本《茶馆》。

老舍的一生,总是忘我地工作,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“劳动模范”。1966年,由于受到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恶毒的攻击和迫害,老舍被逼无奈之下含冤自沉于北京太平湖。2017年9月,中国现代文学长篇小说经典《四世同堂》由东方出版中心出版上市。这是该作自发表以来第一次以完整版形式出版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高甲戏

    解释

    高甲戏 gāojiǎxì

    [gaoja opera] 流行于福建省泉州、厦门、漳州和台湾省等地区的戏曲剧种。以丑角行当见长,富于夸张色彩的动作。音乐以南曲为主,也吸收了一些其他剧种的曲牌。剧目多为武打戏,演员持戈披甲。也叫“戈甲戏”

    <
  • 独辟

    读音:dú pì

    繁体字:獨辟

    造句:

  • 新风

    读音:xīn fēng

    繁体字:新風

    意思:(新风,新风)
    新风气;新风尚。
    《北史张彝传》:“彝敷政陇右,多所制立,宣布新风,革其旧俗,人庶爱仰之。”
    《人民日报》1969.9.22:“革命新风

  • 翻古

    读音:fān gǔ

    繁体字:翻古

    意思:方言。回想旧事。
    周立波《山乡巨变》下二三:“李槐卿一边走,一边翻古。”

    造句:推翻古儿汗,夺取西辽政权。胜利后,美国一直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