吏散山逾静,庭闲鸟自来。
意思:吏散山越静,庭闲鸟自己来。
出自作者[唐]储嗣宗的《题云阳高少府衙斋(一本无衙斋二字)》
全文赏析
这首诗《大隐能兼济,轩窗逐胜开。远含云水思,深得栋梁材。
吏散山逾静,庭闲鸟自来。更怜幽砌色,秋雨长莓苔。》是一首描绘隐逸生活的诗,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赞美。
首联“大隐能兼济,轩窗逐胜开。”诗人用“大隐”来形容隐逸生活,表达了诗人对隐居者的敬仰之情。同时,“能兼济”表达了诗人对隐居者能够兼济天下,为世道人心做出贡献的赞美之情。而“轩窗逐胜开”则描绘了隐居者随处欣赏美景,心情愉悦的生活场景。
颔联“远含云水思,深得栋梁材。”进一步描绘了隐居者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情感。“云水思”表达了隐居者对世事的淡然和超脱,而“深得栋梁材”则表达了他们内心的深沉和才华横溢。
颈联“吏散山逾静,庭闲鸟自来。”描绘了山间官署的宁静氛围和鸟儿的自由自在。“吏散山逾静”表达了官署在隐居者的治理下愈发宁静,而“庭闲鸟自来”则描绘了鸟儿们纷纷前来庭院的景象,进一步突显了隐居者的亲和力和吸引力。
尾联“更怜幽砌色,秋雨长莓苔。”诗人用“更怜”表达了对幽静小径上长满莓苔的喜爱之情。“幽砌色”描绘了小径的美丽景色,“秋雨长莓苔”则描绘了秋雨中的小径更加幽静美丽。
整首诗通过对隐逸生活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隐居者的敬仰和赞美之情。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、宁静氛围、才华横溢、亲近自然等元素的描绘,展现了隐逸生活的美好和吸引力。同时,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淡然和超脱,以及对自由自在、亲近自然、和谐共生的向往之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