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月重轮行》 焕哉何煌煌。

焕哉何煌煌。

意思:有啊有什么辉煌。

出自作者[魏晋]曹丕的《月重轮行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三辰垂光,照临四海,焕哉何煌煌,悠悠与天地久长》是一首对“三辰”(太阳、月亮、星星)的赞美诗,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宇宙的敬畏和感慨。 首先,诗中描绘了三辰的光芒照耀四海,其光辉灿烂,令人感到无比的辉煌和壮丽。这种描述充满了对宇宙力量的敬畏和赞叹。 接着,“悠悠与天地久长”这句,表达了作者对宇宙永恒的感慨,同时也暗示了人类在宇宙中的渺小和无力。 “愚见目前,圣睹万年”这两句诗,表达了作者对宇宙和生命的理解,认为无论是聪明还是愚蠢,无论是圣人还是凡人,都无法完全理解宇宙的奥秘和生命的真谛。这种认识既体现了人类的局限,也体现了人类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真理的追求。 最后,“明闇相绝,何可胜言”这句,表达了作者对宇宙中光明与黑暗、智慧与愚昧的深刻理解,认为两者之间的界限是无法完全消除的,因此无法用语言完全表达。这种理解既体现了宇宙的复杂性和多样性,也体现了人类对未知的敬畏和探索精神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赞美三辰、感慨宇宙永恒、表达人类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知的探索精神等主题,展现了作者对宇宙和生命的深刻理解和感悟。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,寓意深远,值得一读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三辰垂光。
照临四海。
焕哉何煌煌。
悠悠与天地久长。
愚见目前。
圣覩万年。
明闇相绝。
何可胜言。
作者介绍 曹丕简介
魏文帝曹丕(187年冬—226年6月29日),字子桓,豫州沛国谯县(今安徽省亳州市)人。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、文学家,曹魏开国皇帝(220年—226年在位)。魏武帝曹操次子,与正室卞夫人的嫡长子。

曹丕自幼文武双全,博览经传,通晓诸子百家学说。建安二十二年(217年),曹丕击败了其弟曹植,被立为魏王世子。建安二十五年(220年),曹操逝世,曹丕继任丞相、魏王。同年,受禅登基,以魏代汉,结束了汉朝四百多年的统治,建立了魏国。曹丕在位期间,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意见,于黄初元年(220年)命其制定九品中正制,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。而且平定了青州、徐州一带的割据势力,最终完成了北方的统一。对外平定边患,击退鲜卑,和匈奴、氐、羌等外夷修好,恢复在西域的建置。

黄初七年(226年),曹丕病逝于洛阳,时年四十岁。谥号文帝,庙号高祖(《资治通鉴》作世祖),葬于首阳陵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煌煌

    读音:huáng huáng

    繁体字:煌煌

    英语:bright; brilliant

    意思:
    1.明亮辉耀貌;光彩夺目貌。
    《诗陈风东门之杨》:“昏以为期,明星煌煌。”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