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离歌辞五首》 拂匣收珠佩,回灯拭薄妆。

拂匣收珠佩,回灯拭薄妆。

意思:拂匣子收珠宝佩带,回灯擦薄妆。

出自作者[唐]徐铉的《离歌辞五首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莫折红芳树,但知尽意看》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,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情感和人生哲理,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。 首先,诗中的“莫折红芳树,但知尽意看”一句,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珍视,提醒人们要珍惜眼前的一切,不要轻易放弃。同时,也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,认为生活是美好的,值得我们去珍惜和享受。 其次,“狂风幸无意,那忍折教残”一句,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无常和不可预测的感慨。作者认为,即使生活中有狂风和挫折,也应该保持乐观和坚强,不要轻易放弃。 “朝日城南路,旌旗照绿芜”一句,描绘了作者对生活的观察和感受。作者通过描绘城南路上的旌旗和绿芜,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欣赏。 “事与年俱往,情将分共深”一句,表达了作者对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感慨。作者认为,随着时间的流逝,人生中的事情都会过去,但是情感和友谊却会与日俱增。 最后,“莫惊容鬓改,只是旧时心”一句,表达了作者对容颜衰老的看法。作者认为,容颜的衰老并不是生命的终点,而是一种自然的规律。只要内心保持不变,即使容颜衰老也无所谓。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情感和人生哲理,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。同时,也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无常和时间的流逝的感慨。整首诗充满了情感和哲理,让人深思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莫折红芳树,但知尽意看。
狂风幸无意,那忍折教残。
朝日城南路,旌旗照绿芜。
使君何处去,桑下觅罗敷。
事与年俱往,情将分共深。
莫惊容鬓改,只是旧时心。
暂别劳相送,佳期愿莫违。
朱颜不须老,留取待郎归。
拂匣收珠佩,回灯拭薄妆。
莫嫌春夜短,匹似楚襄王。
作者介绍
徐铉(916年—991年),字鼎臣,南唐、北宋初年文学家、书法家。历官五代吴校书郎、南唐知制诰、翰林学士、吏部尚书,后随李煜归宋,官至散骑常侍。他的父亲徐延休也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。

徐铉十岁开始能够写作,以文笔清丽工整著称,被誉为唐代韩愈之后的诗文“韩徐”。他的诗歌和散文以清新淡雅、自然优美为主,代表作品有《风入松》、《赋得古原草送别》等。他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,擅长楷书和行书,代表作品有《竹轴帖》、《道德经》等,对中国书法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。

总的来说,徐铉是中国文化艺术领域的杰出代表,他的诗歌、散文和书法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,并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他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珠佩

    读音:zhū pèi

    繁体字:珠佩

    意思:(参见珠珮)
    亦作“珠珮”。
    珠玉缀成的佩饰。
    唐·李白《宫中行乐词》:“素女鸣珠珮,天人弄綵球。”
    宋徐铉《杂歌辞》之五:“拂匣收珠佩,迴灯拭薄

  • 薄妆

    读音:báo zhuāng

    繁体字:薄妝

    意思:(参见薄妆,薄粧)

    造句: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