造物本非我,荣枯那足言。
意思:造物主本不是我,荣枯那谈。
出自作者[宋]司马光的《杏解嘲》
全文赏析
这首诗表达了一种超脱物外,珍视内在品质,而不过分追求外在繁华的人生态度。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赏析:
首句“造物本非我,荣枯那足言”表明诗人认识到万物的生长与枯萎并非自己能控制的,体现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,同时也展示出一种超脱物外,顺其自然的态度。
接着,“但余良干在,何必艳花繁”一句,诗人以树木的干与花为喻,认为只要有良好的本质(良干),就不必过分追求外在的繁华(艳花)。这体现了诗人重视内在品质,不浮华的人生态度。
“壮丽华林苑,欢娱梓泽园”描绘了繁华盛丽的景象,但诗人并非沉迷于这样的繁华,而是通过这些景象进一步强调内在品质的重要性。
最后,“芳菲如可采,岂得待君轩”一句,诗人以芳菲比喻美好的品质,认为如果这样的美好品质可以被人们所采撷,那么何必等待君主的垂青呢?这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美好品质的赞美,也体现出诗人不媚权贵,珍视自我价值的精神。
整首诗意境深远,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,表达了诗人超脱物外,重视内在品质的人生态度,同时也展示了诗人不媚权贵,珍视自我价值的精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