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云间月》 焉见下土物,长养各私己。

焉见下土物,长养各私己。

意思:他见下土产,长养各自己。

出自作者[宋]梅尧臣的《云间月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以明月的清辉为引子,借物咏怀,表达了诗人对世道不公、人心自私、毒蛇肆虐等社会现象的深深忧虑。 首句“明明云间月,皎皎莫可指”以明亮的月光比喻清明的道德和纯洁的品行,表达了对高尚品德的赞美和追求。接着,“雄乌与牡兔,万岁不生子”一句,借用雄乌和牡兔象征着贪婪和自私,表达了对人性中恶的一面的批判。 “三旬後乃合,徒用成甲癸”是对社会现象的描述,表达了对世道不公、人心自私的无奈和失望。“焉见下土物,长养各私己”则是对这种自私自利行为的进一步批判,表达了对社会公正和公平的渴望。 “蛇蝎满窟隙,嗣毒自未已”则是对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,表达了对邪恶势力的憎恶和担忧。最后,“天地岂有意,盛德名不死”则是对天地公正的期待和对道德高尚的赞美,表达了对道德和正义的坚定信仰。 整首诗以明月的清辉为引子,借物咏怀,表达了诗人对世道不公、人心自私、毒蛇肆虐等社会现象的深深忧虑,同时也表达了对道德和正义的坚定信仰和对社会公正和公平的渴望。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,寓意深刻,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明明云间月,皎皎莫可指。
雄乌与牡兔,万岁不生子。
三旬後乃合,徒用成甲癸。
焉见下土物,长养各私己。
蛇蝎满窟隙,嗣毒自未已。
天地岂有意,盛德名不死。
作者介绍
梅尧臣(1002年5月31日—1060年5月27日),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汉族,宣州宣城(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)人。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,给事中梅询从子。

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,历镇安军节度判官。于皇祐三年(1051年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嘉祐五年(1060年),梅尧臣去世,年五十九。

梅尧臣少即能诗,与苏舜钦齐名,时号“苏梅”,又与欧阳修并称“欧梅”。为诗主张写实,反对西昆体,所作力求平淡、含蓄,被誉为宋诗的“开山祖师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。另有《宛陵先生集》及《毛诗小传》等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土物

    引用解释

    1.土地所产的物品。《书·酒诰》:“惟曰我民迪小子,惟土物爱,厥心臧。” 孔 传:“惟土地所生之物,皆爱惜之,则其心善。” 孙星衍 疏:“土物者,土所生之物,谓黍、稷。”

    2.本地的物产;某地特有的著名物产。《唐六典·户部尚书》“郎中员外郎掌领天下州县户口之事,凡天下十道,任土所出,而为贡赋之差” 唐 李林甫 注:“旧额

  • 下土

    引用解释

    1.大地。《诗·小雅·小明》:“明明上天,照临下土。” 唐 张乔 《试月中桂》诗:“根非生下土,叶不坠秋风。” 明 何景明 《九咏》:“下土幽暗而嶮巇兮,需光泽之照临。”

    2.四方;天下。《书·舜典》:“帝釐下土,方设居方。” 孔 传:“言 舜 理四方,诸侯各设其官居其方。”《国语·吴语》:“余心岂忘忧恤,不惟下土之康靖

  • 私己

    读音:sī jǐ

    繁体字:私己

    英语:private savings

    意思:
    1.犹私囊。
    《醒世姻缘传》第三四回:“杨春是甚么人,掘了这几十万的金银不报了官却都入了私己。”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