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仙佛辞》 心乃佛仙质,仙佛心之容。

心乃佛仙质,仙佛心之容。

意思:心是佛仙质,仙佛思想的容。

出自作者[宋]释文珦的《仙佛辞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是表达了对仙、佛、道三者的理解和感悟。诗中描绘了静和空这两个概念在仙、佛、道中的重要地位,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联和融合。 首联“仙以静为道,佛以空为宗”,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仙、佛之道的核心。对于仙家而言,追求的是内心的平静,这种平静是达到长生不老、成仙得道的必要条件;而对于佛家而言,追求的是心灵的空灵,这种空灵是达到解脱、超越生死的关键。 颔联“群动本皆静,万有体恒空”,进一步阐述了静和空的概念。诗人认为,所有的动作和存在,其本质都是静的,而所有的物质和存在,其本体都是空灵的。这种理解超越了对物质世界的观察,深入到了宇宙的本质。 接下来的几联,诗人阐述了对于“服食迷静趣,宴息昧空性”的看法,认为沉迷于物质世界的享受和感官的满足,无法达到真正的仙道和佛理。同时,他也批评了那些只追求表面的空和静,而忽视内在的智慧和真理的人。 最后,诗人提出了“空静即仙佛,得於此心中”的观点,认为真正的仙、佛之道就在自己的心中,需要自己去发现和领悟。他强调了内心的平静和空灵的重要性,认为这是通往仙、佛之道的必经之路。 整首诗表达了一种超越物质、深入本质的哲学思考。诗人通过对静、空的理解,探索了仙、佛、道三者的关系,并强调了内心的平静和空灵的重要性。这种思考对于我们理解人生、追求真理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仙以静为道,佛以空为宗。
群动本皆静,万有体恒空。
服食迷静趣,仙道不可从。
宴息昧空性,佛理无由通。
或曰空静殊,斯言吾不庸。
空静即仙佛,得於此心中。
心乃佛仙质,仙佛心之容。
三法妙而一,吻焉归大同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仙佛

    读音:xiān fó

    繁体字:仙佛

    意思:指道教与佛教。
    清·薛福成《庸盦笔记江南某生神游兜率天宫》:“窃观苍苍者,实系清虚之气,而仙佛诸家皆有天宫之说,何也?”

    解释:1.指道教

  • 佛心

    读音:fó xīn

    繁体字:佛心

    意思:佛教语。谓佛的大慈大悲之心。
    《观无量寿经》:“诸佛心者,大慈悲是。”
    唐·王维《为舜阇黎谢御题大通大照和尚塔额表》:“冀成宝器,仁王为琢玉之因;广运佛心,圣主受恆沙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