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题壁上韦偃画马歌》 一匹龁草一匹嘶,坐看千里当霜蹄。

一匹龁草一匹嘶,坐看千里当霜蹄。

意思:一匹嚼草一匹叫,坐看千里在霜蹄。

出自作者[唐]杜甫的《题壁上韦偃画马歌》

全文赏析

黄鹤编在上元元年成都诗内,与下首《戏题韦偃歌》乃先后同时作。朱景玄《画断》:韦偃,京兆人,寓居于蜀。常以越笔点簇鞍马,千变万态,或腾或倚,或齕或饮,或惊或止,或走或起,或翘或跂。其小者,或头一点,或尾一抹,巧妙精奇。韩干之匹也。【朱注】张彦远《画记》草偃作鶠。黄长睿《东观余论》云:少陵诗韦偃当作鹏,传写误耳。今存其说以待考。

  韦侯别我有所适,知我怜渠画无敌。戏拈秃笔扫骅骝,歘见骇驎出东壁①。一匹齕草一匹嘶②,坐看千里当霜蹄③。时危安得真致此?与人同生亦同死。

  (韦偃画马在草堂壁上,乃临行留蹟也。公爱其神骏,而欲得此以同生死,其所感于身世者深矣。)

  ①颜延之《白马赋》:“歘声跃以鸿惊。”《汉书·梅福传》:欲以三代之法,取当世之士,犹以伯乐之图,求骐驎于市。②【卢注】颜渊望吴门马,见一匹练。一匹,本此。③《后汉书·马援传》:昔有骐驎,一日千里。《庄子》:“马蹄可以践霜雪,齕草饮水。”洪迈《容斋随笔》云:江山登临之美,泉石赏玩之胜,世间佳境也,观者必曰如画。至于丹青之妙,好事君子嗟叹之不足者,则人以逼真目之。如老杜“人间又见真乘黄”,“时危安得真致此”,“悄然坐我天姥下”,“斯须九重真龙出”,“凭轩忽若无丹青”,“高堂见生鹘”,“直讶松杉冷”,“兼疑菱荇香”之句是也。以真为假,以假为真,均之为妄境耳。人生万事如是,何特此耶?
-----------仇兆鳌 《杜诗详注》-----------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韦侯别我有所适,知我怜君画无敌。
戏拈秃笔扫骅骝,欻见骐驎出东壁。
一匹龁草一匹嘶,坐看千里当霜蹄。
时危安得真致此,与人同生亦同死。
作者介绍 杜甫简介
杜甫(712年—770年),字子美,汉族,本襄阳人,后徙河南巩县。自号少陵野老,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与李白合称“李杜”。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区别,杜甫与李白又合称“大李杜”,杜甫也常被称为“老杜”。

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,被后人称为“诗圣”,他的诗被称为“诗史”。后世称其杜拾遗、杜工部,也称他杜少陵、杜草堂。

杜甫创作了《春望》《北征》《三吏》《三别》等名作。乾元二年(759年)杜甫弃官入川,虽然躲避了战乱,生活相对安定,但仍然心系苍生,胸怀国事。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,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,从其名作《饮中八仙歌》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。

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,他有“致君尧舜上,再使风俗淳”的宏伟抱负。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,但后来声名远播,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,大多集于《杜工部集》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千里

    读音:qiān lǐ

    繁体字:千裏

    英语:a thousand li; a long distance or a vast expanse

    意思:指路途遥远或面积广阔。
    《左传僖公三十二年

  • 一匹

    (1).表数量。用于布帛,古代以四丈为一匹。亦指整卷的布帛,长度不一。《史记·天官书》:“长庚如一匹布著天。此星见,兵起。” 北魏 贾思勰 《齐民要术·种棠》:“成树之后,岁收绢一匹。” 唐 李白 《秋浦歌》之十二:“水如一匹练,此地即平天。”
    (2).表数量。用于牲畜或禽鸟。《史记·平准书》:“米至石万钱,马一匹则百金。”按,《货殖列传》索隐云:“马夜行目照前四丈,故云一匹。或説,度马
  • 霜蹄

    读音:shuāng tí

    繁体字:霜蹄

    意思:即马蹄。语本《庄子马蹄》:“马蹄可以践霜雪。”
    唐·杜甫《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引》:“霜蹄蹴踏长楸间,马官厮养森成列。”
    宋·苏轼《韦偃牧马图》诗:“至今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