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台中鞫狱,忆开元观旧事,呈损之,兼赠周兄》 李生隔墙住,隔墙如隔山。

李生隔墙住,隔墙如隔山。

意思:李先生隔着墙住,隔着墙像对面的山。

出自作者[唐]元稹的《台中鞫狱,忆开元观旧事,呈损之,兼赠周兄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是作者回忆自己在开元馆时期的生活和经历,表达了对那段时光的怀念和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感慨。 诗中描述了作者当时的生活状态,每天懒散地在阳光下睡觉,自认为可以超越人世间的纷扰。同时,诗中也描绘了与李生等人的交往,他们之间的互动和交流,以及作者的文章受到他们的赞赏。 诗中还描述了作者对科举制度的看法,认为它对人的性情有损害,同时也表达了对官场上的种种弊端的无奈和不满。尽管如此,作者仍然希望能够与辛庾李等人保持安静的关系,并鼓励他们选择科举之路。 最后,诗中描述了作者在开元馆时期的经历,包括担任御史和出使巴蛮等事情。这些经历让作者感受到了现实的艰难和挑战,但也让他更加坚定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和信仰。 整首诗情感真挚,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不满,同时也展现了作者的才华和勇气。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思考的佳作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忆在开元馆,食柏练玉颜。
疏慵日高卧,自谓轻人寰。
李生隔墙住,隔墙如隔山。
怪我久不识,先来问骄顽。
十过乃一往,遂成相往还。
以我文章卷,文章甚斒斓。
因言辛庾辈,亦愿放羸孱。
既回数子顾,展转相连攀。
驱令选科目,若在闠与闤。
学随尘土坠,漫数公卿关。
唯恐坏情性,安能惧谤讪。
还招辛庾李,静处杯巡环。
进取果由命,不由趋险艰。
穿杨二三子,弓矢次第弯。
推我亦上道,再联朝士班。
二月除御史,三月使巴蛮。
蛮民詀諵诉,啮指明痛癏。
怜蛮不解语,为发昏帅奸。
归来五
作者介绍 元稹简介
元稹(779年—831年),字微之,别字威明,河南府东都洛阳(今河南洛阳)人,唐朝著名诗人、文学家,父元宽,母郑氏,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,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四世孙。

元稹聪明机智过人,少时即有才名,与白居易同科及第,并结为终生诗友,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诗作号为“元和体”。但是元稹在政治上并不得意,虽然一度官至宰相,却在觊觎相位的李逢吉的策划下被贬往外地。晚年官至武昌节度使等职。死后追赠尚书右仆射。

元稹的创作,以诗成就最大。其诗辞言浅意哀,极为扣人心扉,动人肺腑。其乐府诗创作,多受张籍、王建的影响,而其“新题乐府”则直接缘于李绅。代表作有传奇《莺莺传》《菊花》《离思五首》《遣悲怀三首》等。现存诗八百三十余首,收录诗赋、诏册、铭谏、论议等共100卷,留世有《元氏长庆集》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隔墙

    读音:gé qiáng

    繁体字:隔墻

    意思:(参见隔墻,隔墙)

    解释:1.见\"隔墙\"。

    造句:

  • 隔山

    读音:gé shān

    繁体字:隔山

    英语:mountain on the other way round

    意思:I
    异父兄弟之间的互称。
    清·俞樾《茶香室丛钞称谓之异》:“甘州人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