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夫避兵荒山侧,三日无食在荆棘。
意思:老夫避兵荒山边,三天没有吃在荆棘。
出自作者[明]袁凯的《老夫(五首)》
全文赏析
这首诗《老夫避兵荒山侧》以一种深切的笔调描绘了一个在战争荒年中的老人的生活状态,充满了对生活的无奈和对人性的深刻揭示。
首句“老夫避兵荒山侧”直接点明背景,战争的荒年,人们流离失所,老人不得不躲到荒山僻静之处。一个“荒”字,道出了时代的动荡和人间的疾苦。
“三日无食在荆棘”揭示了老人的饥饿状态,三日无食,只能在荆棘丛中觅食,荆棘丛生,生活更加艰难。
“鞋袜破尽皮肉碎,血被两踵行不得”进一步描绘了老人的身体状况,鞋袜破烂,皮肉受伤,流血的双踵说明老人已经走得筋疲力尽。
“于时瘦妻实卧病”一句,诗人又描绘出老人的家庭状况,妻子卧病在床,加重了老人的负担。
“十声呼之一声应”则描绘出老人的期盼和生活的艰难,十声呼唤一声回应,生活的困苦和艰辛可见一斑。
“夜深困绝倚枯树”是诗的结尾,老人已经筋疲力尽,只能依靠枯树休息,而“雨如注”则暗示了生活的艰辛和困苦。
整首诗以朴素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描绘出战争荒年中的生活状态,让人深感生活的艰难和人性的坚韧。诗人通过这首诗,表达了对战争和荒年的深深忧虑,以及对人性的深刻揭示。这首诗不仅具有艺术价值,更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