荣枯置之度外,得饶人处,谩也饶人。
意思:荣枯置之度外,得到多人的地方,欺诈的多人。
出自作者[宋]曹冠的《木兰花慢·念行藏在道》
全文赏析
这首诗《念行藏在道,仕宦岂为谋身》是一首表达诗人对人生观、价值观的深刻思考的诗。它以一种淡泊名利、追求道义的态度,表达了诗人对仕宦生涯的反思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。
首先,诗中提到了“念行藏在道”,这是对人生选择的反思和思考。诗人意识到,人生的道路并非只有一条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和道路,而选择的关键在于是否符合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。
接着,“仕宦岂为谋身”表达了诗人对仕宦生涯的反思。诗人认为,仕宦并非是为了个人的利益和名声,而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和理想。这种态度体现了诗人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之间的平衡和选择。
“自谤起营蝇”表达了诗人对自我评价和外界评价之间的差异和矛盾的反思。诗人认为,自我评价和外界评价往往存在差异,甚至有时会相互矛盾,因此需要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坚定,不被外界的评价所左右。
“东山高卧,北海开尊”则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。诗人认为,隐居是一种远离世俗纷扰的生活方式,可以让人远离名利的诱惑,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由。
“荣枯置之度外,得饶人处,谩也饶人”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态度。诗人认为,人生的荣辱得失都是过眼云烟,不必过于在意。在处理人际关系时,应该宽容大度,不要过于计较个人得失。
最后,“须信吾躬道义,巍然良贵中存”表达了诗人对道义的坚守和对人生的追求。诗人认为,只有坚守道义,才能保持内心的坚定和价值,才能真正实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道义的坚守,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、追求道义的精神境界。这种精神境界不仅是一种个人修养,也是一种对社会、对人生的积极态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