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漫兴(十首)》 难寻萱草酬知己,且摘莲花供圣僧。

难寻萱草酬知己,且摘莲花供圣僧。

意思:难以寻萱草酬知己,而且摘莲花供养圣僧。

出自作者[明]唐寅的《漫兴(十首)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谢遣歌儿解臂鹰,半瓢诗稿一枝藤》是一首深情的诗,它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和对世界的理解。 首先,诗中提到了“谢遣歌儿解臂鹰”,这可能意味着诗人已经不再被世俗的纷扰所困扰,而是能够自由地追求自己的诗歌理想。这体现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和对世俗束缚的反抗。 “半瓢诗稿一枝藤”则表达了诗人对诗歌的热爱和执着,他以诗歌为生,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。 “难寻萱草酬知己,且摘莲花供圣僧”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知己的渴望和对圣洁的追求。他希望能够找到一个能够理解自己的人,一起分享生活的喜怒哀乐。同时,他也愿意将莲花献给圣僧,表达对宗教的敬仰和尊重。 “时事百年蜗角战”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对历史的看法,他认为历史就像蜗牛角上的战争一样,短暂而激烈。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对短暂人生的感慨。 “酒杯三月凤头灯”这句诗则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状态,他以酒为伴,以凤头灯为寄托,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执着。 最后,“尽尝世味犹存舌,荼荠随缘敢爱憎”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态度,他愿意品尝世间的滋味,但不会轻易地爱憎分明。这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豁达和宽容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、诗歌、宗教、历史、生活和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态度,充满了哲理和智慧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谢遣歌儿解臂鹰,半瓢诗稿一枝藤。
难寻萱草酬知己,且摘莲花供圣僧。
时事百年蜗角战,酒杯三月凤头灯。
尽尝世味犹存舌,荼荠随缘敢爱憎。
¤
作者介绍
唐寅(1470年3月6日-1524年1月7日),生于成化六年二月初四,卒于嘉靖二年十二月二日。字伯虎,后改字子畏,号六如居士、桃花庵主、鲁国唐生、逃禅仙吏等,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人,明代著名画家、书法家、诗人。

唐寅的始祖是前凉陵江将军唐辉,这也直接影响到了唐寅,他在自己的书画题名中也常用“晋昌唐寅”落款。而到了唐初,其祖唐俭跟随李渊起兵,被封为“莒国公”,所以唐寅也常常自称“鲁国唐生”。到了明代,其祖唐泰任兵部车驾主事,死于土木堡之役。唐泰的后代子孙多散部在苏州吴县白下、桥里间一代。唐寅也正是出生在这一带,其父唐广德经营一家小酒馆。其父让他读书求取功名,唐寅不负父望,十六岁中苏州府试第一入痒读书。28岁时中南直隶乡试第一,次年入京应战会试。突发变故让唐寅丧失进取心,从此游荡江湖,埋没于诗画之间,终成一代名画家。

绘画宗法李唐、刘松年,融会南北画派,笔墨细秀,布局疏朗,风格秀逸清俊。人物画师承唐代传统,色彩艳丽清雅,体态优美,造型准确;亦工写意人物,笔简意赅,饶有意趣。其花鸟画长于水墨写意,洒脱秀逸。书法奇峭俊秀,取法赵孟頫。

绘画上与沈周、文徵明、仇英并称“吴门四家”,又称“明四家”。诗文上,与祝允明、文徵明、徐祯卿并称“吴中四才子”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圣僧

    读音:shèng sēng

    繁体字:聖僧

    意思:(圣僧,圣僧)

    1.佛教称已证正果的高僧。
    唐·白居易《游悟真寺》诗:“经成号圣僧,弟子名扬难。”
    金·董解元《西厢记诸宫调》卷一:“只少

  • 萱草

    读音:xuān cǎo

    繁体字:萱草

    英语:day lily

    意思:
    1.植物名。俗称金针菜、黄花菜、多年生宿根草本,其根肥大。叶丛生,狭长,背面有棱嵴。花漏斗状,橘黄色或桔红色,无香气,可作蔬

  • 莲花

    读音:lián huā

    繁体字:蓮花

    短语:莲 荷 芙蓉 荷花

    英语:lotus

    意思:(莲花,莲花)
    亦作“莲华”。

    1.即荷花。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