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苦寒行》 穷冬北上太行岭,霰雪纠结风峥嵘。

穷冬北上太行岭,霰雪纠结风峥嵘。

意思:严冬北上太行岭,大雪纠结风峥嵘。

出自作者[宋]司马光的《苦寒行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严冬时节北上太行山的艰辛旅程,以及他在并州的困苦生活。全诗情感真挚,描绘生动,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深感慨。 前八句描绘了北上太行山的艰险旅程,其中“穷冬北上太行岭,霰雪纠结风峥嵘”描绘出了严冬时节太行山的风雪交加,气候恶劣。“熊潜豹伏飞鸟绝,一径仅可通人行”进一步描绘了路途的艰险,只有一条小径可供人行走,而熊、豹等猛兽也潜伏在周围。诗人的描绘生动,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他在行程中的艰辛与危险。 “僮饥马羸石磴滑,战栗流汗皆成冰”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与随从的困苦状态,既饥饿又疲惫,而且由于天气极寒,汗水流出即刻成冰。诗人的描绘细腻入微,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他们在严寒中的挣扎。 在并州的生活也同样困苦,“阴烟苦雾朝不散,旭日不复能精明”描绘了并州环境的恶劣,烟雾弥漫,阳光无法穿透。而“跨鞍揽辔趋上府,发拳须磔指欲零”则描绘了诗人在并州公务繁忙,十分劳累的状态。 尽管如此,诗人仍然尽力适应这样的生活,“炭炉炙砚汤涉笔,重复画字终能成”。他在艰苦的环境中坚持创作,尽管困难重重,但最终仍然能够完成作品。 最后四句诗表达了诗人的感慨,“谁言醇醪能独产,壶腹迸裂无由倾”表达了诗人在困苦生活中的无奈与苦闷。“仰惭鸿雁得自适,随阳南去何溟溟。又惭鳦鸟识时节,岩穴足以潜微形。”诗人对鸿雁和鳦鸟的自由自在感到羡慕,对自己不能摆脱困境感到惭愧。 整首诗情感真挚,描绘了诗人在困苦生活中的挣扎与无奈,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深深感慨。诗人的描绘生动细腻,语言流畅自然,使读者能够深深地感受到他的情感与处境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穷冬北上太行岭,霰雪纠结风峥嵘。
熊潜豹伏飞鸟绝,一径仅可通人行。
僮饥马羸石磴滑,战栗流汗皆成冰。
妻愁儿号强相逐,万险历尽方到并。
并州从来号惨烈,今日乃信非虚名。
阴烟苦雾朝不散,旭日不复能精明。
跨鞍揽辔趋上府,发拳须磔指欲零。
炭炉炙砚汤涉笔,重复画字终能成。
谁言醇醪能独产,壶腹迸裂无由倾。
石脂装火近不热,蓬勃气入头颅腥。
仰惭鸿雁得自适,随阳南去何溟溟。
又惭鳦鸟识时节,岩穴足以潜微形。
我来苔欲报恩分,契阔非尽利与荣
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
司马光(1019年11月17日-1086年10月11日),字君实,号迂叟。汉族。陕州夏县(今山西夏县)涑水乡人,世称涑水先生。北宋政治家、史学家、文学家。

宋仁宗宝元元年(1038年),司马光登进士第,累进龙图阁直学士。宋神宗时,因反对王安石变法,离开朝廷十五年,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《资治通鉴》。历仕仁宗、英宗、神宗、哲宗四朝,卒赠太师、温国公,谥文正,为人温良谦恭、刚正不阿;做事用功刻苦、勤奋。以“日力不足,继之以夜”自诩,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,历来受人景仰。

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,主要《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》、《稽古录》、《涑水记闻》、《潜虚》等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峥嵘

    读音:zhēng róng

    繁体字:崢嶸

    短语:峥 嵯峨 巍峨 峻

    英语:extraordinary

    意思:(峥嵘,峥嵘)

    1.高峻貌。

  • 北上

    读音:běi shàng

    繁体字:北上

    英语:up north

    意思:向北登上;向北去。
    战国·宋玉《风赋》:“然后徜徉中庭,北上玉堂。跻于罗帷,经于洞房,迺得为大王之风也。”

  • 穷冬

    读音:qióng dōng

    繁体字:窮冬

    英语:midwinter; the depth of winter

    意思:(穷冬,穷冬)
    隆冬;深冬。
    唐·韩愈《重云李观疾赠之》诗:“穷冬

  • 结风

    读音:jié fēng

    繁体字:結風

    意思:(结风,结风)
    古歌曲名。
    《汉书司马相如传上》:“鄢·郢缤纷,《激楚》、《结风》。”
    颜师古注:“《结风》,亦曲名也。”
    南朝·陈徐陵《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