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乐陵令行》 不闻开门战,但闻开门迎。

不闻开门战,但闻开门迎。

意思:不知道打开城门交战,只听见开门迎接。

出自作者[明]何景明的《乐陵令行》

全文创作背景

《乐陵令行》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明代乐陵县的知县许逵有关。许逵是一位清廉能干、关爱百姓的好官,他在乐陵任职期间,为当地做了许多好事,深受百姓爱戴。何景明为了赞扬许逵的政绩和品德,创作了这首诗。 在诗中,何景明通过描绘乐陵县的风土人情和许逵的为官形象,展现了许逵清廉勤政、爱民如子的形象,同时也表达了对这位好官的敬仰和赞美之情。这首诗不仅具有文学价值,更是对许逵这样的好官的一种肯定和赞扬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山东郡县一百八,无有一城无战场。
到今漂血成野水,如山白骨横秋霜。
云台功高将不收,投笔亦有书生谋。
黄金大印赐豪贵,白面岂得言封侯。
唐朝公卿集如云,平原太守名不闻。
二十四城见贼走,抗城乃是平原守。
君不见前者寇盗时,县吏州官各亡命。
北梁白马终日行,济上黄旗错相映。
不闻开门战,但闻开门迎。
吁嗟乎!
平原太守乐陵令。
作者介绍
何景明(1483年8月6日—1521年8月5日),字仲默,号白坡,又号大复山人,信阳浉河区人。自幼聪慧,八岁能文,弘治十五年(公元1502年)十九岁中进士,授中书舍人,并任内阁。正德初,宦官刘瑾擅权,何景明谢病归。刘瑾诛,官复原职。官至陕西提学副使。

何景明是明代“文坛四杰”中的重要人物,也是明代著名的“前七子”之一,与李梦阳并称文坛领袖。其取法汉唐,一些诗作颇有现实内容。性耿直,淡名利,对当时的黑暗政治不满,敢于直谏,曾倡导明代文学改革运动,著有辞赋32篇,诗1560首,文章137篇,另有《大复集》38卷。墓地在今信阳师范学院大复山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开门

    读音:kāi mén

    繁体字:開門

    意思:(开门,开门)

    1.敞开门户。表示欢迎。
    汉·王褒《九怀尊嘉》:“河伯兮开门,迎余兮欢欣。”
    《北齐书神武帝纪上》:“魏·普泰元年二月,神武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