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木兰花慢·过秦淮旷望》 渔村。

渔村。

意思:渔人村。

出自作者[宋]秦观的《木兰花慢·过秦淮旷望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过秦淮旷望》是一首描绘秦淮河美景,抒发作者情感的作品。它以秦淮河为背景,描绘了清景、秋意,表达了作者淡泊政情、念远销魂的情感。 首联“过秦淮旷望,迥潇洒、绝纤尘,爱清景风蛩”描绘了秦淮河的开阔景象,清净无尘的环境,以及微风轻拂的清凉。作者对这一清景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。 颔联“吟鞭醉帽,时度疏林,秋来政情味淡”则表达了作者在秋天的政情味淡薄,也许暗示了作者对政治的厌倦,或者对生活现状的不满足。 接下来的两联,“更一重烟水一重云,千古行人旧恨,尽应分付今人”和“渔村望断衡门,芦荻浦、雁先闻”描绘了秦淮河的凄凉景象,红蓼凋落、翠萍减少的景象,以及作者登高远望时的心情。这些描绘不仅体现了秦淮河的美丽,也体现了作者的孤独和寂寥。 最后,“江月知人念远,上楼来照黄昏”表达了作者对远方的思念之情,以及在黄昏时分登楼眺望的情景。 整首诗以秦淮河为背景,描绘了清景、秋意,表达了作者淡泊政情、念远销魂的情感,同时也体现了作者的孤独和寂寥。整首诗语言优美,意象丰富,是一首优秀的诗作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过秦淮旷望,迥潇洒、绝纤尘,爱清景风蛩。
吟鞭醉帽,时度疏林,秋来政情味淡。
更一重烟水一重云,千古行人旧恨,尽应分付今人。
渔村。
望断衡门。
芦荻浦、雁先闻。
对触目凄凉,红凋岸蓼,翠减汀萍,凭高正千嶂黯。
便无情到此也销魂。
江月知人念远,上楼来照黄昏。
作者介绍 秦观简介
秦观(1049年—1100年9月17日),江苏高邮人(现高邮市三垛镇武宁秦家垛),字少游,一字太虚。被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,别号邗沟居士,学者称其淮海居士。苏轼曾戏呼其为“山抹微云君”。

秦观是北宋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,但在秦观现存的所有作品中,词只有三卷100多首,而诗有十四卷430多首,文则达三十卷共250多篇,诗文相加,其篇幅远远超过词若干倍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渔村

    解释

    渔村 yúcūn

    [fishing village] 渔庄。渔民聚居的村庄

    引用解释

    渔民聚居的村庄。 唐 卢纶 《送吉中孚校书归楚州旧山》诗:“渔村绕水田,澹澹隔晴烟。” 宋 柳永 《诉衷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