塞迥心常怯,乡遥梦亦迷。
意思:塞迥心常常害怕,乡遥梦也迷。
出自作者[唐]岑参的《宿铁关西馆》
全文赏析
这是一首描绘边疆战马辛勤奔波的诗,通过对马汗踏成泥、雪中行路、远离家乡等场景的描绘,表达了边疆战士的思乡之情。
首联“马汗踏成泥,朝驰几万蹄。”直接描绘了战马的辛勤奔波,马汗如雨,踏得道路都成了泥泞。这一句通过视觉和触觉,生动地展现了战马的劳累和边疆的艰苦环境。
颔联“雪中行地角,火处宿天倪。”进一步描绘了边疆的壮丽景色,马在雪中行走,仿佛行至地角,一望无际。而在火堆旁过夜,则展现了边疆战士的艰苦生活。这一联以壮丽的景色反衬出战士的艰辛和孤独。
颈联“塞迥心常怯,乡遥梦亦迷。”表达了边疆战士的思乡之情,由于远离家乡,心中常感恐惧;而梦中的家乡却让战士感到迷茫,因为距离家乡太远,无法触及。这一联通过心理描写,深入展现了战士的思乡之情。
尾联“那知故园月,也到铁关西。”战士并不知道故乡的月亮也照在铁关西边,这一句表达了战士对故乡的深深思念,即使身处边疆,也时刻想念着故乡的亲人。
整首诗通过对战马的描绘和对边疆战士生活的描绘,展现了边疆战士的艰辛和思乡之情。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,将读者带入到边疆的环境中,感受到了战士们的情感和生活。这首诗不仅表现了诗人的情感,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,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