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送陶铣弃举荆南觐省》 何必世人识,知君轻五侯。

何必世人识,知君轻五侯。

意思:为什么一定要世人认识,知道你轻五侯。

出自作者[唐]岑参的《送陶铣弃举荆南觐省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明时不爱璧,浪迹东南游》是一首描绘诗人自由游历于东南地区的诗篇,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,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。 首句“明时不爱璧,浪迹东南游”,诗人以“明时”代指开明的时代,表达了诗人对那个时代不爱重人才,不重视功勋和才干,而更看重门第和身份的社会风气的不满。而“浪迹东南游”则描绘了诗人自由游历于东南地区的场景,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。 “何必世人识,知君轻五侯”,诗人表达了自己不屑于世俗的看法,认为自己轻视权贵,只看重自己的内心感受和人生价值。这是一种高尚的人格追求,也是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坚持。 “采兰度汉水,问绢过荆州”,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游历过程中的生活场景,采摘兰花、经过汉水、询问丝绸等细节,展示了诗人自由自在、无拘无束的生活状态。 “异国有归兴,去乡无客愁”,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异国他乡的热爱,也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。这种情感交织,展示了诗人的复杂情感和丰富内心世界。 “天寒楚塞雨,月净襄阳秋”,这两句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和季节,寒冷的天气、明亮的月光、秋天的景象,营造出一种寂静、清冷、孤独的氛围,进一步展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。 “坐见吾道远,令人看白头”,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。诗人认为自己的道路还很漫长,但同时也感到自己已经逐渐老去,这种矛盾的情感也反映了诗人的复杂心态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对诗人自由游历东南地区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轻视,同时也展示了诗人的复杂情感和丰富内心世界。整首诗语言简练、意境深远,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明时不爱璧,浪迹东南游。
何必世人识,知君轻五侯。
采兰度汉水,问绢过荆州。
异国有归兴,去乡无客愁。
天寒楚塞雨,月净襄阳秋。
坐见吾道远,令人看白头。
作者介绍 岑参简介
岑参(约715-770年),唐代边塞诗人,南阳人,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,后徙居江陵。岑参早岁孤贫,从兄就读,遍览史籍。唐玄宗天宝三载(744年)进士,初为率府兵曹参军。后两次从军边塞,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;天宝末年,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,为其幕府判官。代宗时,曾官嘉州刺史(今四川乐山),世称“岑嘉州”。大历五年(770年)卒于成都。

岑参工诗,长于七言歌行,代表作是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》。现存诗三百六十首。对边塞风光,军旅生活,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,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。风格与高适相近,后人多并称“高岑”。有《岑参集》十卷,已佚。今有《岑嘉州集》七卷(或为八卷)行世。《全唐诗》编诗四卷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世人

    读音:shì rén

    繁体字:世人

    英语:(common) people

    意思:
    1.世间的人;一般的人。
    《楚辞渔父》:“世人皆浊,我独清;众人皆醉,我独醒。”

  • 何必

    读音:hé bì

    繁体字:何必

    短语:何苦

    英语:there is no need

    意思:
    1.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。
    《左传襄公三十一年》:“年钧择贤

  • 识知

    读音:shí zhī

    繁体字:識知

    意思:(识知,识知)

    1.知道;识察。
    《庄子缮性》:“心与心识知,而不足以定天下,然后附之以文,益之以博。”
    陈鼓应今注:“俞樾说:‘识、知二字连

  • 五侯

    读音:wǔ hòu

    繁体字:五侯

    意思:
    1.公、侯、伯、子、男五等诸侯。参见“五侯九伯”。

    2.指同时封侯的五人。
    汉成帝封其舅王谭平·阿侯、王商·成都侯、王立·红阳侯、王根·曲阳侯、王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