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南楼令 塞外重九》 断梦几能留,香魂一哭休。

断梦几能留,香魂一哭休。

意思:断梦几乎不能留下,香魂一哭休。

出自作者[清]纳兰性德的《南楼令 塞外重九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,它以深秋为背景,通过描绘人物的内心感受,表达了深深的愁苦和怀旧之情。 首句“古木向人秋,惊蓬掠鬓稠。”描绘了深秋的景象,古老的树木在秋风中摇曳,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秋天的到来。而“惊蓬掠鬓”则形象地描绘了头发被纷飞的蓬草触碰,使人感到时间的流逝和年华的消逝。这两句诗以自然景象的描绘,为读者展示了人物的年龄和情感状态。 “是重阳、何处堪愁。记得当年惆怅事,正风雨,下南楼。”这里,诗人表达了对过去的回忆和对重阳节的感慨。重阳节是一个传统的中国节日,通常会登高、赏菊、饮菊花酒等,但在这个节日里,诗人却感到无处不愁。他回忆起当年的惆怅事,那是在风雨交加的夜晚,他独自一人离开了南楼。这些描述为读者展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,他不仅对年华流逝感到愁苦,还对过去的经历感到深深的怀念和遗憾。 “断梦几能留,香魂一哭休。”这两句诗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哀愁和悲痛。他无法保留任何梦境来留住逝去的爱人,只能看着她的灵魂离开而无法挽留。这种痛苦的情感表达,使读者能够深刻地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。 “怪凉蝉、空满衾裯。霜落乌啼浑不睡,偏想出,旧风流。”最后两句描绘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助。他被空荡荡的房间和凄凉的蝉声所包围,无法入睡。在这个时候,他特别想念过去的欢乐时光。这种描述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孤独和无助,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过去的深深怀念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深秋的景象和人物的内心感受,表达了诗人对年华流逝和过去经历的深深怀念和遗憾。诗人的情感表达深刻而真挚,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他的内心世界。这首诗是一首非常优秀的抒情诗,它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真挚的情感表达,成为了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古木向人秋,惊蓬掠鬓稠。
是重阳、何处堪愁。
记得当年惆怅事,正风雨,下南楼。
断梦几能留,香魂一哭休。
怪凉蝉、空满衾裯。
霜落乌啼浑不睡,偏想出,旧风流。
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简介
纳兰性德(1655年1月19日—1685年7月1日),叶赫那拉氏,字容若,号楞伽山人,满洲正黄旗人,清朝初年词人,原名纳兰成德,一度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。大学士明珠长子,其母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爱新觉罗氏。

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,文武兼修,十七岁入国子监,被祭酒徐元文赏识。十八岁考中举人,次年成为贡士。康熙十二年(1673年)因病错过殿试。康熙十五年(1676年)补殿试,考中第二甲第七名,赐进士出身。纳兰性德曾拜徐乾学为师。他于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儒学汇编——《通志堂经解》,深受康熙皇帝赏识,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。

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四年(1685年)五月三十日(1685年7月1日)溘然而逝,年仅三十岁(虚龄三十有一)。纳兰性德的词以“真”取胜,写景逼真传神,词风“清丽婉约,哀感顽艳,格高韵远,独具特色“。著有《通志堂集》、《侧帽集》、《饮水词》等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断梦

    读音:duàn mèng

    繁体字:斷夢

    意思:(断梦,断梦)
    中断的梦;消失的梦。
    宋·张先《夜厌厌》词:“峡雨忽收寻断梦,依前是、画楼钟动。”
    宋·张耒《破幌》诗:“高眠寻断梦,邻树已乌惊。”

  • 留香

    读音:liú xiāng

    繁体字:留香

    意思:
    1.保留香味。
    《初学记》卷二五引南朝·梁·萧统《铜博山香炉赋》:“刘公闻之见锡,粤女惹之留香。”
    宋·陆游《灯下对梅花独酌累日劳甚》诗:“移灯看影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