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五君咏五首·魏齐公元忠》 清论早揣摩,玄心晚超诣。

清论早揣摩,玄心晚超诣。

意思:舆论早已揣摩,玄心晚跳到。

出自作者[唐]张说的《五君咏五首·魏齐公元忠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是赞美一位古代名臣的,这位名臣在政治上有着卓越的成就,同时也展现出他高尚的道德品质。 首两句“齐公生人表,迥天闻鹤唳”,用生动的比喻来描绘这位名臣的卓越成就。这里用“生人表”来形容他的杰出,暗示他超越了常人,达到了非凡的高度。而“鹤唳”则象征着他的高尚品质和卓越才能,如同鹤立鸡群,引人注目。 接下来的四句“清论早揣摩,玄心晚超诣,入相廊庙静,出军沙漠霁”,描述了这位名臣在政治上的表现和成就。他早年就有着深思熟虑的策略,晚年的心境更是超凡脱俗。他入朝为官,处理政务时从容不迫,出兵征战时则能扫清敌军。这些描述都体现了他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。 接下来的两句“见深吕禄忧,举后陈平计”,进一步描述了他的忧国忧民之心和深思熟虑的决策能力。他深切关注国家的安危,为国家的未来而忧虑。他提出的计策如同陈平那样高明,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做出了重要贡献。 最后两句“甘心除君恶,足以报先帝”,表达了他对君主的忠诚和对先帝的感恩之情。他愿意为了国家除恶务本,不遗余力地贡献自己的力量。这不仅是对君主的忠诚,也是对先帝的感恩之情的体现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对这位古代名臣的赞美和颂扬,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。同时,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高尚道德和卓越才能的追求和向往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齐公生人表,迥天闻鹤唳。
清论早揣摩,玄心晚超诣。
入相廊庙静,出军沙漠霁。
见深吕禄忧,举后陈平计。
甘心除君恶,足以报先帝。
作者介绍
张说(yuè)(667年-730年),字道济,一字说之,河南洛阳人,唐朝政治家、文学家。

张说早年参加制科考试,策论为天下第一,历任太子校书、左补阙、右史、内供奉、凤阁舍人,参与编修《三教珠英》,因不肯诬陷魏元忠,被流放钦州。后来,张说返回朝中,任兵部员外郎,累迁工部侍郎、兵部侍郎、中书侍郎,加弘文馆学士。

张说拜相后,因不肯党附太平公主,被贬为尚书左丞,后拜中书令,封燕国公。姚崇拜相后,张说被贬为相州刺史,又贬岳州刺史,在苏颋进言下,改任荆州长史。张说在担任天兵军大使时,持节安抚同罗、拔曳固等部,讨平突厥叛将康待宾,被召拜为兵部尚书。后又讨平康愿子叛乱,建议裁撤镇军,整顿府兵,升任中书令,加集贤院学士,并倡议唐玄宗封禅泰山,进封右丞相。

张说脾气暴躁,与同僚关系不睦,而且生性贪财,因此遭到弹劾,被免去中书令,后被迫致仕。不久,张说被起复,先为右丞相,又任左丞相。开元十八年(730年),张说病逝,时年六十四岁。追赠太师,谥号文贞。

张说前后三次为相,执掌文坛三十年,为开元前期一代文宗,与许国公苏颋齐名,号称“燕许大手笔”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揣摩

    读音:chuǎi mó

    繁体字:揣摩

    短语:衡量 酝酿 酌情 研究 酌

    英语:conjecture

    意思:亦作“揣摹”。

    1.揣度对方,以相比合。<

  • 清论

    读音:qīng lùn

    繁体字:清論

    意思:(清论,清论)

    1.公正的评论,亦指公正的舆论。
    晋·葛洪《抱朴子疾谬》:“清论所不能复制,绳黑所不能复弹。”
    《北齐书陈元康传》:“﹝陈

  • 超诣

    读音:chāo yì

    繁体字:超詣

    意思:(超诣,超诣)

    1.高深玄妙;高超脱俗。
    唐·张说《魏齐公元忠》诗:“齐公生人表,迥天闻鹤唳。清论早揣摩,玄心晚超诣。”
    宋·张端义《贵耳集》卷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