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路支使小池》 藓岸和纤草,松泉溅浅沙。

藓岸和纤草,松泉溅浅沙。

意思:藓岸和小草,松泉溅浅沙。

出自作者[唐]方干的《路支使小池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的诗,它以儿童的嬉戏、藓岸上的纤草、松泉溅水、月下花影等细节,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乡村夜景。诗的意境优美,语言清新,给人以美的享受。 首句“儿童戏穿凿,咫尺见津涯。”描绘了儿童嬉戏的场景,他们无拘无束地玩耍,仿佛在咫尺之间便能见到生活的真谛。这里的“穿凿”一词,形象地表达了儿童天真无邪、无目的玩耍的状态,而“咫尺见津涯”则描绘了儿童眼中的世界是如此广阔和神秘。 “藓岸和纤草,松泉溅浅沙。”这两句描绘了周围的环境,藓岸上的纤草和松泉溅水,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氛围。藓岸纤草,给人一种自然生长、生机勃勃的感觉;松泉溅水,则增添了环境的生动性。 “光含半床月,影入一枝花。”这两句描绘了夜晚的景象,月光柔和地洒在床边,花影摇曳在月光中。这里的“含”和“入”两个动词,形象地描绘了月光和花影的动态,给人以美的感受。 最后,“到此无醒日,当时有习家。”表达了诗人对这里的喜爱,他希望自己能永远留在这里,过上一种简单而宁静的生活。这里的“无醒日”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以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细节描绘了乡村夜晚的美丽景色,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简单生活的向往。整首诗给人以美的享受,是一首值得品读的佳作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儿童戏穿凿,咫尺见津涯。
藓岸和纤草,松泉溅浅沙。
光含半床月,影入一枝花。
到此无醒日,当时有习家。
作者介绍 储光羲简介
方干(836—903),字雄飞,号玄英,门人私谥曰玄英先生。睦州青溪(今浙江淳安)人。为人质野,喜凌侮。每见人设三拜,曰礼数有三,时人呼为“方三拜”。

徐凝一见器之,授以诗律。唐宪宗元和三年举进士。钱塘太守姚合视其貌陋,缺唇,卑之。懿宗咸通中,隐居会稽镜湖。有诗集。

关键词解释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