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生学问止流俗,众里笙竽谁比数。
意思:一生学问停止流俗,众里笙竽谁比数。
出自作者[宋]苏轼的《寄刘孝叔》
全文赏析
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战争、民生疾苦的深深忧虑和无奈。诗歌开头描绘了君王决心诛杀骄敌,将军们联翩而来,各自开设府署,准备战争的场面。接着描述了取材于南山东海,制作战车战鼓的热闹场景,战士们汗流浃背,不敢落后,唯恐因军需不足而污损战斧。然后诗人笔锋一转,描绘了农村中保甲连村、团练未遍,田讼纷纭,百姓疲于奔命的情景。新颁的诏书虽然充满恻隐之心,但官吏们能力浅薄,只能徒劳无功。诗人自谦学问只流于流俗,无法与众多的笙竽手相比。忽然被命令独奏凤将雏,仓促之间怎能找到合适的乐谱。更何况连年来苦于饥馑,剥食草木,甚至吞食泥土。今年雨雪虽然及时,但又报告蝗虫生翅,灾害重重。诗人因此忧愁不已,想要借酒强醉,却只能寂寞地躺在空斋之中。公厨已经十天不生烟火,更别指望有红裙佳人相陪踏青了。整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、民族命运的深深关切和忧虑,同时也流露出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和无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