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枯树》 寄托惟朝菌,依投绝暮禽。

寄托惟朝菌,依投绝暮禽。

意思:委托只有朝菌,依照投了晚上禽。

出自作者[唐]韩愈的《枯树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,它以一种简洁而深刻的方式描绘了一颗老树,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对时间的无奈感慨。 首句“老树无枝叶,风霜不复侵”描绘了老树的形象,它已经失去了年轻时的繁茂,被风霜侵蚀,已经变得光秃秃的,没有枝叶。这种描绘给人一种生命逐渐老去的感觉,同时也揭示了时间的无情。 “腹穿人可过,皮剥蚁还寻”进一步描绘了老树的形态,它的腹部被穿破,人可以穿过,而蚂蚁也在它的表皮下寻找生存空间,这进一步强调了老树的生命力顽强。 “寄托惟朝菌,依投绝暮禽”这两句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,将老树与朝菌、暮禽进行比较。朝菌生命短暂,暮禽生活在断崖绝壁上,但它们都展示了生命的坚韧和短暂。这里作者可能是在暗示,尽管生命短暂,但每一个生命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。 “犹堪持改火,未肯但空心”是诗的结尾,作者以一种积极的态度面对生命的结束。他相信即使生命即将结束,也还有改变命运的机会,只是不要只是空洞的存在。这里可能是在暗示,即使生命即将结束,我们也要有目标、有追求,不能只是空洞的存在。 整首诗以老树为象征,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对时间的无奈感慨。它告诉我们,每一个生命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,即使生命即将结束,我们也要有目标、有追求,不能只是空洞的存在。这首诗以其深刻的哲理和生动的描绘,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老树无枝叶,风霜不复侵。
腹穿人可过,皮剥蚁还寻。
寄托惟朝菌,依投绝暮禽。
犹堪持改火,未肯但空心。
作者介绍 韩愈简介
韩愈(768年—824年12月25日),字退之。河南河阳(今河南省孟州市)人。自称“郡望昌黎”,世称“韩昌黎”、“昌黎先生”。唐代杰出的文学家、思想家、哲学家、政治家。

贞元八年(792年),韩愈登进士第,两任节度推官,累官监察御史。后因论事而被贬阳山,历都官员外郎、史馆修撰、中书舍人等职。元和十二年(817年),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,参与讨平“淮西之乱”。其后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。晚年官至吏部侍郎,人称“韩吏部”。长庆四年(824年),韩愈病逝,年五十七,追赠礼部尚书,谥号“文”,故称“韩文公”。元丰元年(1078年),追封昌黎伯,并从祀孔庙。

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,被后人尊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首,与柳宗元并称“韩柳”,有“文章巨公”和“百代文宗”之名。后人将其与柳宗元、欧阳修和苏轼合称“千古文章四大家”。他提出的“文道合一”、“气盛言宜”、“务去陈言”、“文从字顺”等散文的写作理论,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。著有《韩昌黎集》等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寄托

    读音:jì tuō

    繁体字:寄托

    短语:寄予 托 寄

    英语:(v) have someone look after sb; entrust the care of

    意思:(参

  • 暮禽

    读音:mù qín

    繁体字:暮禽

    意思:日暮的归鸟。古代诗文常用以抒发怀旧思乡的情怀。
    唐·王维《归嵩山作》诗:“流水如有意,暮禽相与还。”
    唐·韩愈《枯树》诗:“寄託惟朝菌,依投绝暮禽。”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