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送韩太祝知钱塘》 一时推俊异,四海走声华。

一时推俊异,四海走声华。

意思:一时间推与众不同,四海跑声音华。

出自作者[宋]司马光的《送韩太祝知钱塘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歌颂了一个德行高尚、才华横溢的人物,表达了对其才华和德行的赞美之情。 首联“冠佩郁相映,由来积德家”,描述了主人公的衣冠玉佩光彩照人,彰显出其家族历来积德行善的传统。 颔联“一时推俊异,四海走声华”,则用夸张的手法,将主人公的才华和美誉推崇到极高的程度,形容其才华横溢、声名远扬。 颈联“图籍添舟重,江山忘路赊”,通过形象的比喻,进一步描绘了主人公学识渊博、胸怀壮志的形象。 尾联“夷涂指霄汉,跼骥不须嗟”,则以壮志凌云的意象作结,表达了主人公追求高远目标的坚定决心和才华得以施展的憧憬。 整体而言,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夸张的手法,生动地塑造了一个德才兼备的人物形象,抒发了对其才华和德行的赞美之情。同时,也表达了对于人才得以施展才华、追求高远目标的向往和期望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冠佩郁相映,由来积德家。
一时推俊异,四海走声华。
图籍添舟重,江山忘路赊。
夷涂指霄汉,跼骥不须嗟。
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
司马光(1019年11月17日-1086年10月11日),字君实,号迂叟。汉族。陕州夏县(今山西夏县)涑水乡人,世称涑水先生。北宋政治家、史学家、文学家。

宋仁宗宝元元年(1038年),司马光登进士第,累进龙图阁直学士。宋神宗时,因反对王安石变法,离开朝廷十五年,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《资治通鉴》。历仕仁宗、英宗、神宗、哲宗四朝,卒赠太师、温国公,谥文正,为人温良谦恭、刚正不阿;做事用功刻苦、勤奋。以“日力不足,继之以夜”自诩,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,历来受人景仰。

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,主要《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》、《稽古录》、《涑水记闻》、《潜虚》等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声华

    读音:shēng huá

    繁体字:聲華

    意思:(声华,声华)
    犹言声誉荣耀。
    《淮南子俶真训》:“今夫积惠重厚,累爱袭恩,以声华呕符妪掩万民百姓,使知之訢訢然人乐其性者,仁也。”
    唐·白居易《晏坐

  • 四海

    读音:sì hǎi

    繁体字:四海

    短语:街头巷尾 所在 随处 天南地北 四野 四面八方 四方 各处 到处 无处 处处 八方 四处 无所不在 万方

    英语:the four seas

  • 一时

    读音:yī shí

    繁体字:一時

    短语:期 时期 时 时代 秋

    英语:momentary

    意思:(一时,一时)

    1.一个季度。
    《国语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