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客杭思李常伯满粹翁及衡父子权因寄此》 闻吴富山水,思往颇计校。

闻吴富山水,思往颇计校。

意思:听说吴国富贵山水,想去很比较。

出自作者[宋]王令的《客杭思李常伯满粹翁及衡父子权因寄此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,以及对友人的思念和赞美。诗人通过描绘吴地的山水之美,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向往和追求。同时,诗人也通过赞美友人的品质和德行,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重视。 在艺术表现上,诗人运用了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描写,使诗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。同时,诗人也运用了比喻、对比等修辞手法,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,富于韵味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感情和哲理的诗作,通过对自然和友情的赞美,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始予既迂疏,城郭非所乐。
闻吴富山水,思往颇计校。
脱身东南来,见实与闻效。
吴之山棱棱,吴水清不挠。
岂无适之径,以可泳以棹。
而独何为然,反门自闲罩。
念我西北州,数子吴莫较。
正心醇无醨,粹行莹不疱。
递言张圣贤。
赓口唱弟孝。
大非友宜当,实可师而效。
我愚不敢望,时以管觇豹。
进如暗赴明,退必丑厌貌。
自耻以别白,疾匝天地趠。
坐思朝成痴,梦遇夜不觉。
山水虽素喜,实不如诲教。
鸣呼何时归,作诗以自闹。
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
王令(1032~1059)北宋诗人。初字钟美,后改字逢原。原籍元城(今河北大名)。5岁丧父母,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(今江苏扬州)。长大后在天长、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,有治国安民之志。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。有《广陵先生文章》、《十七史蒙求》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计校

    读音:jì jiào

    繁体字:計校

    意思:(计校,计校)
    见“计较”。

    解释:1.见\"计较\"。

    造句:暂无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