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与诸公同登无锡北楼(一作郎士元诗)》 仲宣何所赋,只叹在荆蛮。

仲宣何所赋,只叹在荆蛮。

意思:王粲所写什么,只叹在荆蛮。

出自作者[唐]皇甫冉的《与诸公同登无锡北楼(一作郎士元诗)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,它以秋天的景色为背景,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思乡之情。 首句“秋兴因危堞”,诗人因为秋天的到来,而登上高高的城楼,凭栏远眺。危堞,即高高的城楼,这个词在这里形象地描绘出诗人远望的情景。 “归心过远山”一句,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,那种渴望归乡的心情,如同越过远处的山峦一样强烈。 “风霜征雁早,江海旅人闲”两句,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景象,同时也烘托出诗人的孤独和寂寥。风霜早至,大雁南飞,象征着季节的变换和时间的流逝,而诗人自己却仍然漂泊在江海之上,闲暇无聊。 “驿树寒仍密,渔舟晚自还”这两句则分别描绘了驿站的树木在寒风中依然茂密,渔舟在傍晚时分自行归来。这些细节描绘为画面增添了丰富的细节和生动的气息。 最后,“仲宣何所赋,只叹在荆蛮”两句,诗人借用荆楚才俊王粲的典故,表达了自己在异乡的无奈和思乡之情。这里既有对王粲的同情,也有对自己命运的感叹。 整首诗以秋景为背景,通过描绘风霜、征雁、江海、渔舟等意象,烘托出诗人的孤独、寂寥和思乡之情,语言优美,情感真挚,是一首非常动人的诗篇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秋兴因危堞,归心过远山。
风霜征雁早,江海旅人闲。
驿树寒仍密,渔舟晚自还。
仲宣何所赋,只叹在荆蛮。
作者介绍 皎然简介
皇甫冉(约公元718年—约公元771年),字茂政,男,汉族文人。祖籍甘肃泾州,出生于润州丹阳(今江苏镇江)。

天宝十五年进士。曾官无锡尉,大历初入河南节度使王缙幕,终左拾遗、右补阙。其诗清新飘逸,多飘泊之感。

据《唐诗三百首新注》线装版记载:皇甫冉(716--769),字茂政,安定(今甘肃泾川北)人。曾祖时已移居丹阳。天宝进士,任无锡尉。大历初入河南节度使王缙幕。官中左拾遗,补阙。

他生当乱离,颇有漂泊之叹,流连景物之余,东南山水,常赋予他以好句,如“燕如社日辞巢去,菊为重阳冒雨开”,“积水长天随远色,荒林极浦足寒云”,“泛舟因度腊,入境便行春”,“岸草知春晚,沙禽好夜惊”等,并皆清逸。高仲武《中兴间气集》中悲其“长辔未骋,芳兰早凋”,当是指他终年五十余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仲宣

    读音:zhòng xuān

    繁体字:仲宣

    意思:汉末文学家王粲的字,为“建安七子”之一。博学多识,文思敏捷,善诗赋,尤以《登楼赋》着称。
    三国·魏·曹植《与杨德祖书》:“仲宣独步于汉南,孔璋鹰扬于河朔。”

  • 何所

    读音:hé suǒ

    繁体字:何所

    意思:何处。
    《史记孝武本纪》:“人皆以为不治产业而饶给,又不知其何所人。”
    唐·韩愈《感春》诗之一:“我所思兮在何所?情多地遐兮遍处处。”
    宋·王安石《胡

  • 荆蛮

    读音:jīng mán

    繁体字:荊蠻

    意思:(荆蛮,荆蛮)
    古代中原人对楚·越或南人的称唿。
    《左传昭公二十六年》:“兹不谷震荡播越,窜在荆·蛮,未有攸厎。”
    《史记吴太伯世家》:“太王欲立季歷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