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送胡康侯使湖南》 飞声动旒冕,持节照湘水。

飞声动旒冕,持节照湘水。

意思:飞声动旒冕,持节照湘水。

出自作者[宋]杨时的《送胡康侯使湖南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壮志凌云的英雄形象,以及他对道义的坚守和追求。诗中的胡侯,拥有优秀的资质,经过长时间的磨练,飞声动天,持节照湘水。他的功名与时俱进,事业从此时开始腾飞。他驾着骅骝车,走在平坦的道路上,享受着快速奔驰的快乐。但他并不以此为满足,而是追求更高的境界。 诗人通过胡侯的形象,强调了士人应该具备的品质:弘毅、自强不息、勇于追求道义。同时,也表达了对于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,认为只有扩宽心胸、追求大道,才能真正实现人生价值。整首诗气势磅礴、意境深远,给人一种高尚、豪迈的感觉。 在诗歌的艺术表现上,诗人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象征手法,如“北溟有潜鳞,其广数千里”,形象地表现了英雄形象的广阔和雄伟。同时,诗人也运用了押韵和对仗等修辞手法,使诗歌更具韵律美和形式美。 总之,这是一首具有深刻思想和崇高意境的诗歌,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、道义和追求的独特见解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北溟有潜鳞,其广数千里。
扬鬐厉东海,泛泛等蜉蚁。
百川竞奔注,漫不见涯涘。
寄之天地间,大泽礨空耳。
胡侯荆山资,妙质久砻砥。
飞声动旒冕,持节照湘水。
功名与时会,事道从此始。
骅骝驾驾车,夷路道九轨。
朝燕暮腾越,快意未为喜。
圣门学须强,一篑亏可耻。
扩之天地宽,于道乃云迩。
为士贵弘毅,无忘味斯旨。
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
杨时(1020年-1071年),字龙池,号文伯,是北宋时期的一位重要士人、政治家和文学家。他出身世家,曾担任过几个官职,包括监察御史、侍御史等,但因多次上书直言劝谏,受到流放等处罚。杨时一生著述颇丰,尤以诗文、书法成就最为突出。

在文学方面,杨时的作品具有很高的价值,以清新明丽著称,代表作品有《渔家傲·秋思》、《忆江南·江南好》等近百首佳作。在诗歌创作方面,杨时偏爱自由洒脱的体裁和情感,他的诗歌清新朗逸,抒发出豁达惬意的感觉,展现了自然美和人文情感之美。

在书法方面,杨时的成就也不容忽视,他的书法风格大胆奔放,自由自在,有“杨文伯之草”之称。杨时擅长于楷、行、草三种书体,其中狂草书法被誉为“飞白神韵”,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书法风格之一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湘水

    读音:xiāng shuǐ

    繁体字:湘水

    意思:即湘江。
    汉·东方朔《七谏哀命》:“测汨罗之湘水兮,知时固而不反。”
    唐·杜甫《建都十二韵》:“永负汉庭哭,遥怜湘水魂。”
    鲁迅《湘灵歌》:“

  • 飞声

    读音:fēi shēng

    繁体字:飛聲

    意思:(飞声,飞声)
    犹扬名。
    汉·张衡《思玄赋》:“有无言而不酬兮,又何往而不复;盍远迹以飞声兮,孰谓时之可蓄。”
    《宋书礼志三》:“所以职祭罔愆,气令斯

  • 持节

    读音:chí jié

    繁体字:持節

    英语:serve as a diplomatic envoy

    意思:(持节,持节)

    1.古代使臣奉命出行,必执符节以为凭证。
    《史记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