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赠江瞻道》 我友居淮滨,饮德悉自幼。

我友居淮滨,饮德悉自幼。

意思:我的朋友在淮水之滨,喝德都从小。

出自作者[宋]张耒的《赠江瞻道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是一首对友人的赞扬和感慨,表达了对友人的欣赏和感激之情。 首先,诗中表达了作者在旅途中寻找朋友的急切心情,感叹得到朋友的困难和不易。接着,诗中通过比喻和对比,表达了人心的不齐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,需要互相理解和包容。 然后,诗中描述了各种品质的优劣,如刚毅和柔弱、质朴和文饰等,强调了内在美的重要性,同时也指出了外在表现与内在品质之间的差异。接着,诗中又通过描述不同器物的特点,进一步强调了品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。 最后,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感激之情,感叹在漂泊的旅途中遇到了知己。诗中赞美了友人的品质和才华,表达了对友人的信任和期待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比喻、对比和描述,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和感激之情,同时也传达了对品质多样性和内在美的深刻理解。这首诗语言优美,情感真挚,是一首值得一读的佳作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我行于四方,其所急者友。
呜呼得之难,百不一邂逅。
人心不可齐,若十指于手。
随其短与长,亦各有所取。
刚或硬而折,柔有弱而仆。
质良文不扬,中美外莫副。
宽壶泛以枵,狭盎迫而陋。
此犹其大概,琐琐难悉究。
譬如选长材,弃百不一有。
其间虽得之,犹或烦矫揉。
我友居淮滨,饮德悉自幼。
岂期羁旅间,乃获间謦欬。
嗟君如美玉,外彻中乃厚。
埋藏困尘埃,要以不可垢。
他人十不一,子乃得八九。
余亏能几何,不待勉而就。

作者介绍 张耒简介
张耒(1054~1114年),字文潜,号柯山,人称宛丘先生、张右史。生于北宋至和元年(1054年),殁于政和四年(1114年),享年六十一岁。

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,历任临淮主簿、著作郎、史馆检讨。哲宗绍圣初,以直龙阁知润州。宋徽宗初,召为太常少卿。苏门四学士之一。“苏门四学士”(秦观、黄庭坚、张耒、晁补之)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。诗学白居易、张籍,平易舒坦,不尚雕琢,但常失之粗疏草率;其词流传很少,语言香浓婉约,风格与柳永、秦观相近。代表作有《少年游》、《风流子》等。《少年游》写闺情离思,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,让人羡煞爱煞,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“浓得化不开”。著有《柯山集》、《宛邱集》。词有《柯山诗余》,赵万里辑本。后被指为元佑党人,数遭贬谪,晚居陈州。

关键词解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