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恐似、龙潭垂钓风雷怒。
意思:又恐怕像、龙潭垂钓风雷发怒。
出自作者[元]元好问的《摸鱼儿 正月二十七日,予与希颜陪冯内翰丈》
全文赏析
这首诗是作者在游览雷神潭之后,夜宿农家,遇到雷雨,第二天听闻附近槐中起龙,潭中火光烛天,有感而发。诗中描绘了雷神潭的景色,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。
首先,诗中描绘了雷神潭的景色,如“潭中火光烛天”、“银箭忽传飞雨”等,这些描绘生动形象,让人仿佛置身其中。同时,作者也借景抒怀,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。
其次,诗中提到的“龙起大槐中”,是作者夜宿农家次日听闻的消息,也是对自然现象的描绘。这不仅增加了诗歌的趣味性,也使得诗歌的主题更加深刻。
此外,诗中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,“三年长安道上,来与浣尘土”,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短暂和无常的感慨。同时,“清阴渡。渺渺风烟杖屦”等句,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,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生的思考,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。同时,诗中也充满了对生活的赞美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