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东居 十五》 为向芭蕉问消息,朝朝红泪欲成潮。

为向芭蕉问消息,朝朝红泪欲成潮。

意思:为向芭蕉打听消息,朝朝红泪想成潮。

出自作者[近代]苏曼殊的《东居 十五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意象的诗,让我们一步步来赏析。 首先,整体来看,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湖边景象,色彩鲜明,情感丰富。诗的主题似乎是关于爱情或思念的痛苦,通过各种意象表现出来。 首句“胭脂湖畔紫骝骄”,胭脂湖是一个美丽而充满浪漫色彩的地方,紫骝骄则描绘出了一匹雄壮而骄傲的骏马。这句诗给人一种浪漫而雄壮的感觉,同时也引出了下文的景象。 第二句“流水栖鸦认小桥”,流水、栖鸦、小桥,这些元素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稍带忧郁的画面。流水和栖鸦都是动静结合,给人一种沉思和寂静的感觉,小桥则连接了两个世界,象征着思念和期待。 最后两句“为向芭蕉问消息,朝朝红泪欲成潮”,这是诗的高潮部分。诗人通过芭蕉这个意象,表达了对于消息的渴望,而“朝朝红泪欲成潮”则生动地描绘出思念的痛苦和眼泪如潮水般涌出的情景。这里的“红泪”形象地表达了悲伤和痛苦的情感。 总体来说,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,展现了爱情的痛苦和思念的苦涩。诗中的每一个元素都富有深意,让人在品味中感受到那种深沉的情感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胭脂湖畔紫骝骄,流水栖鸦认小桥。
为向芭蕉问消息,朝朝红泪欲成潮。
作者介绍 苏曼殊简介
苏曼殊(1884—1918),近代作家、诗人、翻译家,广东香山县(今广东省珠海市沥溪村)人。原名戬,字子谷,学名元瑛(亦作玄瑛),法名博经,法号曼殊,笔名印禅、苏湜。光绪十年(公元1884年)生于日本横滨,父亲是广东茶商,母亲是日本人。

苏曼殊一生能诗擅画,通晓汉文、日文、英文、梵文等多种文字,可谓多才多艺,在诗歌、小说等多种领域皆取得了成就,后人将其著作编成《曼殊全集》(共5卷)。作为革新派的文学团体南社的重要成员,苏曼殊曾在《民报》、《新青年》等刊物上投稿,他的诗风“清艳明秀”,别具一格,在当时影响甚大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朝朝

    读音:zhāo zhāo

    繁体字:朝朝

    意思:天天;每天。
    《列子仲尼》:“子列子亦微焉,朝朝相与辩。”
    晋·干宝《搜神记》卷十三:“始皇时童谣曰:‘城门有血,城当陷没为湖。’有妪闻之,朝朝往窥。”

  • 芭蕉

    读音:bā jiāo

    繁体字:芭蕉

    短语:桃树 漆树 冬青 吐根 柠檬 苏木 圣诞树 栗树 七叶树 梨树 月桂树 木棉树 椰子树 白桦 枇杷 白杨树 女贞 红树 柚木 杏树 卫矛 银杏树 木菠萝 紫荆

  • 消息

    读音:xiāo xī

    繁体字:消息

    短语:信息 信 音

    英语:news

    意思:
    1.消长,增减;盛衰。
    《易丰》:“日中则昃,月盈则食,天地盈虚,与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