湘江千岁未为陵,水底鱼龙应识字。
意思:湘江千年没有为我,水底鱼龙应该识字。
出自作者[唐]鲍溶的《襄阳怀古》
全文赏析
这首诗《襄阳太守沈碑意,身后身前几年事。
湘江千岁未为陵,水底鱼龙应识字。》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,它通过描绘襄阳太守沈碑的往事,表达了对历史和人生的深刻思考。
首句“襄阳太守沈碑意”中,“沈碑”是一个典故,指的是东汉末年的蔡邕在襄阳为避兵祸,将碑沉入江中,以断人们追思往事。这里诗人借用这个典故,表达了对历史长河中人事变迁的感慨。
“身后身前几年事”一句,诗人以一种哲理的视角,将人生置于历史的背景下加以审视,思考人生的短暂和历史的永恒之间的对比,表达了对人生的短暂和无常的感慨。
“湘江千岁未为陵,水底鱼龙应识字”两句,诗人以湘江为背景,描绘了湘江千年未变,依然如故的景象。然而在湘江的水底,鱼龙这些古老的生物却可能依然生存着,他们或许能理解人类的历史和文化。这里诗人以湘江和鱼龙为象征,表达了对历史长河中人类文明的思考,同时也暗示了人类在历史长河中的渺小和无力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襄阳太守沈碑的往事,表达了对历史和人生的深刻思考。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生物的描绘,将人类文明置于历史的长河中加以审视,从而揭示了人类在历史中的渺小和无力。这种对人生和历史的思考,使得这首诗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启示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