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次韵奉送李季言四首》 我辈避谗过避贼,此行能饱即须归。

我辈避谗过避贼,此行能饱即须归。

意思:我们经过躲避躲避谗言,这种行为能吃饱就必须回家。

出自作者[宋]张元干的《次韵奉送李季言四首》

全文创作背景

《次韵奉送李季言四首》是宋代诗人张元干创作的一组七绝诗,共四首。这组诗的创作背景与张元干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。 张元干(1091-1175),字仲宗,号芦川居士,福建福州人。他生活在北宋末年和南宋初年,这是一个政治动荡、战乱频繁的时期。张元干曾经历过靖康之耻(金兵攻陷汴京,俘虏宋徽宗、钦宗等皇室成员),南宋建立后,他又经历了南渡之难(南宋朝廷从汴京迁至临安)。这些历史事件对张元干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。 在这组诗中,张元干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背景,表达了对友人李季言的离别之情。诗中既有对友谊的珍视,也有对战乱时代的忧虑。通过这组诗,我们可以感受到张元干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以及对友情的珍视。 以下是《次韵奉送李季言四首》的全文: 第一首: 江上相逢又别离,人生聚散苦无期。 君归我住两相望,各自天涯共此时。 第二首: 江南江北路漫漫,世事如梦愁满怀。 酒醒何处寻知己?惟有清风伴月来。 第三首: 世途险恶难回首,往事如烟泪满襟。 莫问前程如何处,且将心事付瑶琴。 第四首: 岁月匆匆似流水,江山依旧映朝霞。 愿君此去多珍重,待我重逢共话家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我辈避谗过避贼,此行能饱即须归。
山川久有真消息,世上从渠闲是非。
作者介绍
张元干(1091年—约1161年),字仲宗,号芦川居士、真隐山人,晚年自称芦川老隐。芦川永福人(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)。历任太学上舍生、陈留县丞。金兵围汴,秦桧当国时,入李纲麾下,坚决抗金,力谏死守。曾赋《贺新郎》词赠李纲,后秦桧闻此事,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。元干尔后漫游江浙等地,客死他乡,卒年约七十,归葬闽之螺山。张元干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“词坛双璧”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我辈

    读音:wǒ bèi

    繁体字:我輩

    英语:we

    意思:(我辈,我辈)
    我等,我们。
    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文学》:“孙兴公作《天台赋》成,以示范荣期云:‘卿试掷地,要作金石声。’

  • 避谗

    读音:bì chán

    繁体字:避讒

    意思:(避谗,避谗)
    逃避谗言。
    北周·庾信《拟连珠》:“是以韩非客秦,避谗无路;信陵在赵,思归有年。”
    宋·陆游《神山歌》:“避谗奔楚仅得免,歷聘返鲁终不遭。”

  • 行能

    读音:xíng néng

    繁体字:行能

    意思:品行与才能。
    《六韬王翼》:“论行能,明赏罚。”
    《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》:“臣弘(公孙弘)行能不足以称,素有负薪之病,恐先狗马填沟壑,终无以报德塞责。”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