锦鳞沉不食,绣羽乱相鸣。
意思:锦鳞沉不吃,绣羽音乱相鸣。
出自作者[唐]李端的《宿兴善寺后堂池》
全文赏析
这首诗《草堂高树下,月向后池生。野客如僧静,新荷共水平》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诗人心境的优美诗篇。
首句“草堂高树下”描绘出一幅宁静的乡村生活画面,诗人居住的草堂位于高树之间,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、亲近自然的氛围。
“月向后池生”则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景色,月光透过树梢洒在后池之上,增添了几分神秘和静谧。
“野客如僧静”表达了诗人作为“野客”的内心平静,如同僧人一般,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淡泊和内心的宁静。
“新荷共水平”则描绘了池塘中新荷与水面相映的景象,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。
接下来的两句“锦鳞沉不食,绣羽乱相鸣”进一步描绘了池塘中的生物——鱼和鸟的生动场景。锦鳞是指色彩艳丽的鱼,绣羽则是指美丽的鸟类。诗人通过描述鱼和鸟的沉静与鸟类的纷乱鸣叫,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宁静与生机勃勃。
最后一句“即事思江海,谁能万里行”表达了诗人对当前生活的满足,同时也流露出对远方的向往和无法远行的感慨。这句诗也暗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,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诗人内心的平静,展现了一种宁静、自然、和谐的生活态度。诗人通过对环境的细腻描绘和对生物的生动描述,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。同时,诗中也流露出对远方的向往和对无法远行的感慨,体现了诗人的思考和感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