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行京口至竹里诗》 重崖伏云色。

重崖伏云色。

意思:重崖被云色。

出自作者[南北朝]鲍照的《行京口至竹里诗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高耸、峻峭的自然景象,其中有高耸的树枝,倾斜的锋利石头,隐藏在山谷中的松涛声,以及悬崖上缭绕的云色。通过这些描绘,诗人表达了对自然壮丽景色的赞美。 诗中还描写了冰雪融化、寒风凛冽的景象,以及孤独的游客在黄昏中匆匆赶路的情景。这些描写表现了诗人对艰苦环境的感慨,同时也展示了他坚韧不拔、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。 在诗的结尾,诗人通过对比“君子”和“细人”的不同追求,表达了自己对崇高品德和奉献精神的崇尚。同时,他借用“长河水”的比喻,表达了人生不息、奋斗不止的哲理。 整体来看,这首诗以生动的自然景象为载体,表达了诗人对自然、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和感悟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高柯危且竦。
锋石横复仄。
复涧隐松声。
重崖伏云色。
冰开寒方壮。
风动鸟倾翼。
斯志逢凋严。
孤游值曛逼。
兼涂无憩鞍。
半菽不遑食。
君子树令名。
细人効命力。
不见长河水。
清浊俱不息。
作者介绍 鲍照简介
鲍照(414年-466年),字明远,东海郡人(今属山东临沂市兰陵县长城镇),中国南朝宋杰出的文学家、诗人。

宋元嘉中,临川王刘义庆“招聚文学之士,近远必至”,鲍照以辞章之美而被看重,遂引为“佐史国臣”。元嘉十六年因献诗而被宋文帝用为中书令、秣稜令。大明五年出任前军参军,故世称“鲍参军”。泰始二年刘子顼起兵反明帝失败,鲍照死于乱军中。

鲍照与颜延之、谢灵运同为宋元嘉时代的著名诗人,合称“元嘉三大家”,其诗歌注意描写山水,讲究对仗和辞藻。他长于乐府诗,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。。世称“元嘉体”,现有《鲍参军集》传世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重崖

    读音:zhòng yá

    繁体字:重崖

    意思:重叠的山崖。
    明徐弘祖《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三》:“一入大路,遂举步甚艰。所称蜀道,不在重崖,而在康庄。”

    解释:1.重叠的山崖。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