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春寒》 海棠不惜胭脂色,独立蒙蒙细雨中。

海棠不惜胭脂色,独立蒙蒙细雨中。

意思:看,那边短篱旁,娇嫩的海棠,居然毫不吝惜自己鲜红的花朵,在风雨的侵袭之下,挺身独立在寒风冷雨中,灿烂地开放着。

出自作者[宋]陈与义的《春寒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象的诗,通过对海棠在风雨中独立而不屈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坚韧不屈精神的赞美。 首句“二月巴陵日日风,春寒未了怯园公”描绘了二月时分,巴陵(即岳阳)天天刮风,虽然春寒料峭,但诗人仍然担心园中的景象。这里的风雨初起,春寒料峭,为海棠的独立埋下了伏笔。 “海棠不惜胭脂色,独立蒙蒙细雨中。”这两句是全诗的精华,海棠独立在细雨中,不怕风雨的侵袭,它的红色花瓣就像胭脂一样鲜艳,不屈服于任何环境。这里诗人运用了拟人手法,赋予海棠以人的情感,使得海棠有了生命和灵魂。海棠的坚韧不屈,独立不屈服的精神被生动地表现出来。 整首诗通过描绘海棠在风雨中独立而不屈的形象,表达了诗人对坚韧不屈精神的赞美。同时,也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景象的热爱和欣赏。 此外,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快,意象生动,富有诗意,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二月巴陵日日风,春寒未了怯园公。
海棠不惜胭脂色,独立蒙蒙细雨中。
作者介绍 汤显祖简介
陈与义(1090-1138),字去非,号简斋,汉族,其先祖居京兆(今陕西西安),自曾祖陈希亮从眉州迁居洛阳,故为洛(今河南洛阳)人。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(1090年),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(1138年)。北宋末、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,同时也工于填词。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,却别具风格,尤近于苏东坡,语意超绝,笔力横空,疏朗明快,自然浑成,著有《简斋集》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胭脂

    读音:yān zhī

    繁体字:胭脂

    短语:痱子粉 雪花膏 粉扑

    英语:rouge

    意思:亦作“臙脂”。
    一种用于化妆和国画的红色颜料。亦泛指鲜艷的红色。

  • 海棠

    读音:hǎi táng

    繁体字:海棠

    英语:Chinese small apple

    意思:落叶乔木。叶子卵形或椭圆形,春季开花,白色或淡红色。品种颇多,供观赏。亦指这种植物的果实。
    唐·裴廷

  • 蒙蒙

    读音:méng méng

    繁体字:蒙蒙

    短语:小雨 细雨 烟雨

    英语:drizzly

    意思:(参见懞懞,濛濛,矇矇)

    1.模煳不清貌。
    《楚

  • 不惜

    读音:bù xī

    繁体字:不惜

    英语:not stint

    意思:不顾惜;不吝惜。
    《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》:“不惜歌者苦,但伤知音稀。”
    唐·韩愈《论淮西事宜状》:“朝廷无至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