吊古春酤绿,谈兵夜烛红。
意思:吊古代春买绿,谈战争夜烛红。
出自作者[宋]李曾伯的《题剑门寺贺费伯矩韵》
全文赏析
这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,诗人通过描绘台城的衰败和历史的沧桑,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永恒的哲理思考。
首句“不见台城事,君毋说苦空”,诗人表达了对台城历史的怀念,但这种怀念却无法再见到台城昔日的繁华,只能感叹其现在的衰败和空寂。诗人通过这种对比,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。而“君毋说苦空”则是对那些对台城往事不感兴趣的人的劝诫,让他们不要轻易地认为台城的历史已经结束,而应该珍惜眼前的历史和人生。
第二句“佛随千劫尽,人与万山雄”,诗人借用了佛教中的劫数观念,表达了对历史长河中一切事物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逝的感慨。同时,诗人也借用了山川的雄伟来比喻人的伟大,表达了人类在历史长河中虽然渺小,但仍然可以有所作为的信念。
第三句“吊古春酤绿,谈兵夜烛红”,诗人描绘了古城的春景和夜景,通过“吊古”和“谈兵”两个场景的描绘,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待。在春景中,诗人用“绿”来形容春色,表达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;在夜景中,诗人用“红”来形容夜谈的场景,表达了人们对未来的期待和热情。
最后一句“终宵皎无寐,万壑响松风”,诗人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待所带来的内心波动。虽然夜已深,但诗人仍然无法入睡,听着万壑松风声,思考着历史和未来。这种内心的波动,既是对历史的敬畏和对未来的期待,也是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。
整首诗通过描绘台城的衰败和历史的沧桑,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永恒的哲理思考。诗人通过对佛教观念和山川雄伟的引用,表达了对人类在历史长河中虽然渺小但仍然可以有所作为的信念。同时,诗人也通过描绘春景和夜景,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热情。最后,诗人通过内心的波动,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。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思考和人文关怀,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