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游博罗香积寺》 诗成捧腹便绝倒,书生说食真膏肓。

诗成捧腹便绝倒,书生说食真膏肓。

意思:诗成捧着肚子笑就笑得前仰后合,书生说吃饭真治。

出自作者[宋]苏轼的《游博罗香积寺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流落他乡两年后,见到麦田吐露芒尖的喜悦之情。诗人用生动的描绘,表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,以及大自然的美丽景色。同时,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友谊和美食的热爱,以及他对生活的感慨和感慨。 首联“二年流落蛙鱼乡,朝来喜见麦吐芒。”描绘了诗人在外漂泊两年后,早晨看到麦田里吐露出芒尖的喜悦心情。颔联“东风摇波舞净绿,初日泫露酣娇黄。”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,东风吹动麦田,绿波荡漾,初升的太阳照耀着露珠,显得娇艳欲滴。 颈联“汪汪春泥已没膝,剡剡秋谷初分秧。”描绘了春天的泥土湿润,秋谷已经开始分秧,进一步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农耕的景象。接着,诗人在尾联中表达了自己见到好友和美食的喜悦之情,“谁言万里出无友,见此二美喜欲狂。” 在接下来的几联中,诗人描绘了周围的环境和美食的制作过程。他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雪花飘落、叠鼓声响、水流供应臼磨、地脉增加堤防等场景,展现了一个充满活力的自然和人文景象。 最后两联“散流一啜云子白,炊裂十字琼肌香。岂惟牢丸荐古味,要使真一流天浆。”描绘了美食的诱人形象和美味,以及诗人对美食的热爱。整首诗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感慨,同时也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感受力。 综上所述,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、友谊和美食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感慨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二年流落蛙鱼乡,朝来喜见麦吐芒。
东风摇波舞净绿,初日泫露酣娇黄。
汪汪春泥已没膝,剡剡秋谷初分秧。
谁言万里出无友,见此二美喜欲狂。
三山屏拥僧舍小,一溪雷转松阴凉。
要令水力供臼磨,与相地脉增堤防。
霏霏落雪看收面,隐隐叠鼓闻舂糠。
散流一啜云子白,炊裂十字琼肌香。
岂惟牢丸荐古味,要使真一流天浆。
诗成捧腹便绝倒,书生说食真膏肓。
作者介绍 苏轼简介
苏轼(1037年1月8日—1101年8月24日),字子瞻,又字和仲,号铁冠道人、东坡居士,世称苏东坡、苏仙。汉族,眉州眉山(今属四川省眉山市)人,祖籍河北栾城,北宋文学家、书法家、画家。

嘉祐二年(1057年),苏轼进士及第。宋神宗时曾在凤翔、杭州、密州、徐州、湖州等地任职。元丰三年(1080年),因“乌台诗案”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。宋哲宗即位后,曾任翰林学士、侍读学士、礼部尚书等职,并出知杭州、颍州、扬州、定州等地,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、儋州。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,途中于常州病逝。宋高宗时追赠太师,谥号“文忠”。

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,在诗、词、散文、书、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。其文纵横恣肆;其诗题材广阔,清新豪健,善用夸张比喻,独具风格,与黄庭坚并称“苏黄”;其词开豪放一派,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,并称“苏辛”;其散文著述宏富,豪放自如,与欧阳修并称“欧苏”,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。苏轼亦善书,为“宋四家”之一;工于画,尤擅墨竹、怪石、枯木等。有《东坡七集》、《东坡易传》、《东坡乐府》等传世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膏肓

    读音:gāo huāng

    繁体字:膏肓

    英语:kao huang

    意思:
    1.古代医学以心尖脂肪为膏,心脏与膈膜之间为肓。
    《左传成公十年》:“疾不可为也,在肓之上,膏之下,攻之

  • 绝倒

    读音:jué dǎo

    繁体字:絕倒

    英语:shake one\'s sides; roar with laughter

    意思:(绝倒,绝倒)

    1.佩服之极。
    唐·戎昱《听

  • 捧腹

    读音:pěng fù

    繁体字:捧腹

    短语:可笑 贻笑大方

    英语:split one\'s sides with laughter

    意思:
    1.用手捧着肚子。形容大笑时

  • 倒书

    读音:dǎo shū

    繁体字:倒書

    意思:(倒书,倒书)
    不按顺序,倒过来书写。
    清·张尔岐《蒿庵闲话》卷二:“近日我乡蒙师为童子抽‘上大人’,常倒书‘尔小生,八九子’二句,不知其为韵语也。”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