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宿黄花馆》 何处迷鸿离浦月,谁家愁妇捣霜衣。

何处迷鸿离浦月,谁家愁妇捣霜衣。

意思:什么地方迷失鸿离浦月,谁家愁妇捣霜衣服。

出自作者[唐]杨发的《宿黄花馆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,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旅途中的孤独和寂寥,同时也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。 首联“孤馆萧条槐叶稀,暮蝉声隔水声微。”描绘了旅途中的孤寂和凄凉。诗人独自一人住在旅馆中,四周寂静无声,只有槐树叶稀疏可见。更远处,暮蝉的叫声隔着水声显得更加微弱。这里的“孤馆”、“萧条”、“槐叶稀”等词语,都传达出一种孤独、凄凉的感觉。而“暮蝉声隔水声微”则描绘出一种更加深远的寂静,使读者更能感受到诗人的孤独。 颔联“年年为客路无尽,日日送人身未归。”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漂泊之感。年年都是孤身一人漂泊在外,路途永无尽头。每天送走别人,而自己却还不能回家。这里的“年年”、“日日”表示诗人长期漂泊在外,而“身未归”则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。 颈联“何处迷鸿离浦月,谁家愁妇捣霜衣。”诗人从自然景色转向了人世生活,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。诗人看到月亮下的江面上迷失的飞鸿,而谁家的妇女又在为家人捣制寒衣呢?这里既有对生活的感慨,也有对未来的期待。 尾联“夜深不卧帘犹卷,数点残萤入户飞。”最后两句描绘了诗人在深夜仍然无法入睡,卷起窗帘,看到几只残萤进入屋内飞舞。这里既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寂寞,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向往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,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,同时也传达出一种深深的孤独和寂寥。诗中描绘的景色和情感都非常真实和深刻,使人能够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孤馆萧条槐叶稀,暮蝉声隔水声微。
年年为客路无尽,日日送人身未归。
何处迷鸿离浦月,谁家愁妇捣霜衣。
夜深不卧帘犹卷,数点残萤入户飞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谁家

    读音:shuí jiā

    繁体字:誰家

    意思:(谁家,谁家)

    1.何家,哪一家。
    《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二蒿里》:“蒿里谁家地,聚歛魂魄无贤愚。”
    《水浒传》第二八回:“武松忍耐不住,按定

  • 何处

    读音:hé chǔ

    繁体字:何處

    英语:where

    意思:(何处,何处)
    哪里,什么地方。
    《汉书司马迁传》:“且勇者不必死节,怯夫慕义,何处不勉焉!”唐·王昌龄《梁苑》诗:“万乘

  • 霜衣

    读音:shuāng yī

    繁体字:霜衣

    意思:
    1.指鸟的白色羽毛。
    北周·庾信《鹤赞》:“笼摧月羽,弋碎霜衣。”
    唐·李白《夷则格上白鸠拂舞辞》:“白鸠之白谁与邻,霜衣雪襟诚可珍。”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