何处迷鸿离浦月,谁家愁妇捣霜衣。
意思:什么地方迷失鸿离浦月,谁家愁妇捣霜衣服。
出自作者[唐]杨发的《宿黄花馆》
全文赏析
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,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旅途中的孤独和寂寥,同时也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。
首联“孤馆萧条槐叶稀,暮蝉声隔水声微。”描绘了旅途中的孤寂和凄凉。诗人独自一人住在旅馆中,四周寂静无声,只有槐树叶稀疏可见。更远处,暮蝉的叫声隔着水声显得更加微弱。这里的“孤馆”、“萧条”、“槐叶稀”等词语,都传达出一种孤独、凄凉的感觉。而“暮蝉声隔水声微”则描绘出一种更加深远的寂静,使读者更能感受到诗人的孤独。
颔联“年年为客路无尽,日日送人身未归。”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漂泊之感。年年都是孤身一人漂泊在外,路途永无尽头。每天送走别人,而自己却还不能回家。这里的“年年”、“日日”表示诗人长期漂泊在外,而“身未归”则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。
颈联“何处迷鸿离浦月,谁家愁妇捣霜衣。”诗人从自然景色转向了人世生活,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。诗人看到月亮下的江面上迷失的飞鸿,而谁家的妇女又在为家人捣制寒衣呢?这里既有对生活的感慨,也有对未来的期待。
尾联“夜深不卧帘犹卷,数点残萤入户飞。”最后两句描绘了诗人在深夜仍然无法入睡,卷起窗帘,看到几只残萤进入屋内飞舞。这里既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寂寞,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向往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,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,同时也传达出一种深深的孤独和寂寥。诗中描绘的景色和情感都非常真实和深刻,使人能够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