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时辍余粮,亦未耗吾囷。
意思:不时停止粮食,也没有耗费我困。
出自作者[宋]陆游的《两獐》
全文赏析
这首诗《吾园畜两獐,善惊未易驯》是一首描绘诗人自己园中獐子成长的诗篇。诗中通过獐子的成长过程,表达了诗人对它们的喜爱之情,同时也寄托了对人性的思考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。
首联“吾园畜两獐,善惊未易驯。及今才几时,弭耳常依人。”描绘了诗人园中刚养的两头獐子,它们因为害怕而难以驯服。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,它们逐渐适应了环境,开始愿意靠近人,甚至常常依偎在人的身边。这一描绘生动地展现了獐子从恐惧到亲近人的过程,也暗示了人性的变化和成长。
颔联“饥食园中草,渴饮沟涧滨。”进一步描绘了獐子的生活状态,它们在园中吃草,在沟涧边喝水。这一描述展现了獐子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,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。
颈联“时时辍余粮,亦未耗吾囷。”描述了獐子与人的互动,它们常常停下吃食来取食剩余的食物,但并没有消耗掉园中的粮食。这一描述表达了诗人对獐子的关心和爱护,同时也展现了人与动物之间的和谐关系。
尾联“吏或无佳政,盗贼起齐民。”诗人借此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感慨,他可能对当时吏治的不佳感到失望,对盗贼横行、民不聊生的社会状况感到无奈。
整首诗通过对獐子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自然、人性、社会现实的思考和感慨。诗中流露出对人与动物和谐相处、对吏治改善的期望,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无奈和感慨。这首诗不仅具有艺术价值,也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。
此外,这首诗的语言质朴自然,情感真挚动人,读来令人感到亲切自然。诗中的意象生动有趣,如獐子的惊恐、亲近、吃草、喝水等细节描写,都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它们的关爱之情。同时,诗中也蕴含着一定的哲理和思考,如人与自然、人与动物、人性变化等主题,引人深思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是一首富有情感和哲理的佳作,值得一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