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中秋见月寄子瞻》 扁舟明日浮古汴,回首逡巡陵谷变。

扁舟明日浮古汴,回首逡巡陵谷变。

意思:小船明天在古汴,回首徘徊陵谷变化。

出自作者[宋]苏辙的《中秋见月寄子瞻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以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描绘,生动地呈现了诗人对彭城中秋夜的感受和思考。 首段,诗人描绘了秋夜的高远,明月如钩,照亮了秋天的微光。西风吹过,彭城闭门,青嶂合围,卧听百步鸣飞涛。这里的“西风”和“明月”象征着秋天的肃杀和明净,而“鸣飞涛”则描绘了自然界的力量和动态。 接下来,诗人描述了筵前的景象,没有鼓钟之声,却有笛声相应而起。这表现出一种清寂之美,同时也流露出诗人的孤独感。 随后,诗人笔锋一转,描绘了浮云卷尽,流星划过夜空的景象。戏马台西山郁蟠,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沉淀。诗人用“流金丸”、“鱼鳖食”等词句暗示了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灾难的担忧。 诗的末段,诗人展望了未来的景象,计划在明年筑城,加强堤防。虽然面临困难,但他坚信自己的决策是正确的,表现出坚定的信念和决心。 整首诗情感丰富,既有对自然和历史的感慨,又有对未来的展望和决心。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,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情感和思考的世界。读这首诗,我们不仅能感受到诗人的情感,还能思考自己面对生活和未来时的态度和选择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西风吹暑天益高,明月耿耿分秋毫。
彭城闭门青嶂合,卧听百步鸣飞涛。
使君携客登燕子,月色着人冷如水。
筵前不设鼓与钟,处处笛声相应起。
浮云卷尽流金丸,戏马台西山郁蟠。
杯中渌酒一时尽,衣上白露三更寒。
扁舟明日浮古汴,回首逡巡陵谷变。
河吞巨野入长淮,城没黄流只三版。
明年筑城城似山,伐木为堤堤更坚。
黄楼未成河已退,空有遗迹令人看。
城头见月应更好,河流深处今生草。
子孙幸免鱼鳖食,歌舞聊宽使君老。
南都従事老更贫,羞见青天月照人
作者介绍 苏辙简介
苏辙(1039年3月18日—1112年10月25日),字子由,一字同叔,晚号颍滨遗老,眉州眉山(今属四川)人,北宋文学家、诗人、宰相,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。

嘉祐二年(1057年),苏辙登进士第,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、商州军事推官。宋神宗时,因反对王安石变法,出为河南留守推官。此后随张方平、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。宋哲宗即位后,获召入朝,历官右司谏、御史中丞、尚书右丞、门下侍郎等职。因上书劝阻起用李清臣而忤逆哲宗,落职知汝州。此后连贬数处。蔡京掌权时,再降朝请大夫,遂以太中大夫致仕,筑室于许州。

政和二年(1112年),苏辙去世,年七十四,追复端明殿学士、宣奉大夫。宋高宗时累赠太师、魏国公,宋孝宗时追谥“文定”。

苏辙与父亲苏洵、兄长苏轼齐名,合称“三苏”。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,以散文著称,擅长政论和史论,苏轼称其散文“汪洋澹泊,有一唱三叹之声,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”。其诗力图追步苏轼,风格淳朴无华,文采少逊。苏辙亦善书,其书法潇洒自如,工整有序。著有《诗传》、《春秋传》、《栾城集》等行于世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陵谷

    读音:líng gǔ

    繁体字:陵穀

    英语:hills and valleys

    意思:
    1.《诗小雅十月之交》:“高岸为谷,深谷为陵。”
    毛传:“言易位也。”
    郑玄

  • 逡巡

    读音:qūn xún

    繁体字:逡巡

    英语:hang back

    意思:
    1.却行,恭顺貌。
    《公羊传宣公六年》:“赵盾逡巡北面再拜稽首,趋而出。”
    汉·班固《奕旨》:

  • 扁舟

    读音:piān zhōu

    繁体字:扁舟

    英语:canoe

    意思:I
    小船。
    《史记货殖列传》:“范蠡既雪会稽之耻,乃喟然而叹曰:‘计然之策七,越用其五而得意。既已施于国,吾欲用之

  • 明日

    读音:míng rì

    繁体字:明日

    英语:tomorrow

    意思:
    1.明天;今天的下一天。
    《左传文公十二年》:“两君之士皆未慭也,明日请相见也。”
    唐·李复言《

  • 巡陵

    引用解释

    谓天子参谒祖陵。 唐 李白 《明堂赋》:“天欣欣兮瑞穰穰,巡陵于鶉首之野,讲武于 驪山 之旁。”亦指公卿受诏巡拜皇陵。 宋 王溥 《唐会要·公卿巡陵》:“按 开元 礼,春秋二仲月,司徒司空巡陵,春则埽除枯朽,秋则芟薙繁芜。”

    读音:xún líng

  • 谷变

    读音:gǔ biàn

    繁体字:穀變

    意思:(谷变,谷变)
    陵谷变迁。比喻巨大的变化。语本《诗小雅十月》:“高岸为谷,深谷为陵。”
    唐·王勃《梓州郪县兜率寺浮图碑》:“东国余基,俛临风雨,陵迁谷变,共榛灌而丘墟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