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石州慢·儿女篮舆》 如昨。

如昨。

意思:如果昨天。

出自作者[元]元好问的《石州慢·儿女篮舆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,它以一种深情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田园生活的宁静和美好。 首先,诗的开头“儿女篮舆,田舍老盆,随意林壑。”描绘了田园生活的日常,儿女们坐在篮舆上,田舍的老盆随意放置在林间,这种描绘给人一种自然、随意的感觉。 “三重屋上黄茅,赖是秋风留著。”这句诗描绘了乡村的房屋,三重屋顶上长满了黄茅,这似乎暗示着乡村生活的简朴和自然。秋风留下的痕迹也增添了诗的季节感和情感。 “旧家年少,也曾东抹西涂,鬓毛争信星星却。”这句诗描绘了年轻时的生活和现在的变化,曾经的年轻岁月,也曾东抹西涂,而现在鬓毛星星,这表达了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。 “岁暮日斜时,尽栖迟零落。如昨。”这句诗描绘了岁末黄昏的景象,一切都显得零落、迟缓。这种描绘给人一种深深的哀愁和怀旧之情。 “青云飞盖追随,倾动故都城郭。”这句诗描绘了人们忙碌的生活,他们追随青云,倾动故都城郭,这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。 “梦中身世,只知鸡犬新丰,西园胜赏惊还觉。”这句诗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迷茫和困惑,他们只知道鸡犬新丰和西园胜赏,但醒来后却感到惊愕和迷茫。 “霜叶晚萧萧,满疏林寒雀。”这句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,霜叶萧萧落下,疏林间寒雀啾啾。这种描绘给人一种深深的秋意和孤独感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田园生活的宁静和美好,同时也表达了对时间流逝、生活迷茫的感慨和哀愁。整首诗情感深沉,语言优美,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歌。

相关句子

  • 借曰如昨。-- 出自《赠刘琨诗二十首 五》作者:[魏晋]卢谌
  • 镇如昨。-- 出自《兰陵王·絮花弱》作者:[宋]黄廷璹
  • 分携如昨。-- 出自《醉落魄/一斛珠》作者:[宋]苏轼
  • 情如昨。-- 出自《忆秦娥·天一角》作者:[宋]张孝祥
  • 春如昨。-- 出自《忆秦娥·春如昨》作者:[宋]刘辰翁
  • 豪如昨。-- 出自《忆秦娥·春酲薄》作者:[宋]刘克庄
诗句原文
儿女篮舆,田舍老盆,随意林壑。
三重屋上黄茅,赖是秋风留著。
旧家年少,也曾东抹西涂,鬓毛争信星星却。
岁暮日斜时,尽栖迟零落。
如昨。
青云飞盖追随,倾动故都城郭。
叠鼓凝笳,几处银屏珠箔。
梦中身世,只知鸡犬新丰,西园胜赏惊还觉。
霜叶晚萧萧,满疏林寒雀。
作者介绍 黄庭坚简介
元好问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和历史学家,他所著述的多部文学作品和历史著作至今仍然被广泛传播和研究。评价元好问有以下几个方面:
作为文学家:元好问的诗歌、散文和小说等文学作品风格独特、意境深远、富于哲理。他被誉为“元代诗坛第一人”,他创造了很多新的文学表现形式,并对以后的文学影响深远。
作为历史学家:元好问在历史学领域也有很高的成就,他主要参与编写了《金史》,为中国史学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纪元。他的历史作品思辨性强、史料丰富、观点新颖,对后来的史学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。
作为爱国文化人:元好问爱国情怀非常浓厚,他始终将民族复兴作为自己的责任和目标。他虽然曾担任过乘舆御史和国史院编修官,但也因批评当时的政治现实而落职辞官。后来他放弃官场生涯,追求自己的文学创作,但仍然关注社会现实,为社会的进步和民族的复兴作出了积极的贡献。

关键词解释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