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相和歌辞·长信怨》 金井梧桐秋叶黄,珠帘不卷夜来霜。

金井梧桐秋叶黄,珠帘不卷夜来霜。

意思:金井梧桐秋叶黄,珠帘未卷夜来霜。

出自作者[唐]王昌龄的《相和歌辞·长信怨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,它以秋夜为背景,通过描绘宫廷女子的生活和情感,表达了深深的哀怨和无奈。 首句“金井梧桐秋叶黄”,诗人以金井梧桐作为整个秋夜的背景,描绘出一幅凄清的画面,让人立刻感受到了秋天的肃杀和寒冷。接着,“珠帘不卷夜来霜”,珠帘不卷,是因为夜里有霜,这不仅交代了时间、气候,也进一步加深了凄凉的气氛。 “金炉玉枕无颜色,卧听南宫清漏长”这两句,诗人通过描绘金炉玉枕的冷落,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冷清。卧听南宫的清漏,更增添了时间的无聊和内心的寂寞。这里的“南宫”可能是指宫廷中的某一处宫殿。 接下来的“奉帚平明金殿开,暂将团扇共裴回”两句,诗人描绘了宫廷女子的日常生活,清晨打扫宫殿,无聊地拿着团扇徘徊,进一步表现了她的孤独和无奈。 最后两句“玉颜不及寒鸦色,犹带昭阳日影来”是全诗的高潮,诗人以寒鸦作为对比,寒鸦尚能带来昭阳殿的日影,暗示出女子的不幸命运。她的美貌却不及寒鸦,表达了深深的哀怨和无奈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宫廷女子的生活和情感,表达了深深的哀怨和无奈,语言优美,意象丰富,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作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金井梧桐秋叶黄,珠帘不卷夜来霜。
金炉玉枕无颜色,卧听南宫清漏长。
奉帚平明金殿开,暂将团扇共裴回。
玉颜不及寒鸦色,犹带昭阳日影来。
作者介绍 温庭筠简介
王昌龄(698—757),字少伯,汉族,河东晋阳(今山西太原)人,又一说京兆长安人(今西安)人。盛唐著名边塞诗人。

王昌龄早年贫苦,主要依靠农耕维持生活,30岁左右进士及第。初任秘书省校书郎,而后又担任博学宏辞、汜水尉,因事被贬岭南。开元末返长安,改授江宁丞。被谤谪龙标尉。安史乱起,被刺史闾丘晓所杀。

王昌龄与李白、高适、王维、王之涣、岑参等人交往深厚。其诗以七绝见长,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,有“诗家夫子王江宁”之誉,又被后人誉为“七绝圣手”。王昌龄诗绪密而思清,与高适、王之涣齐名,时谓王江宁。有文集六卷,今编诗四卷。

代表作有《从军行七首》《出塞》《闺怨》等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金井

    读音:jīn jǐng

    繁体字:金井

    英语:pupil

    意思:
    1.井栏上有雕饰的井。一般用以指宫庭园林里的井。
    南朝·梁·费昶《行路难》诗之一:“唯闻哑哑城上乌,玉栏金井牵辘轳。

  • 珠帘

    解释

    珠帘 zhūlián

    [bead door curtain] 用线穿成一条条垂直串珠构成的帘幕

    散入珠帘。——唐· 岑参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》

    引用解释

  • 秋叶

    读音:qiū yè

    繁体字:秋葉

    意思:(秋叶,秋叶)
    秋季的树叶。亦指落叶。
    北周·庾信《贺平邺都表》:“威风所振,烈火之遇鸿毛;旗鼓所临,冲风之卷秋叶。”
    唐·宋之问《太平公主山池赋》:“秋叶飞

  • 梧桐

    读音:wú tóng

    繁体字:梧桐

    英语:(n) wutong tree (fermiana platanifolia), a lightweight and strong wood often used for musical instu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