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菩提寺上方晚望香山寺寄舒员外》 西京闹于市,东洛闲如社。

西京闹于市,东洛闲如社。

意思:西京闹到市,东汉闲如社。

出自作者[唐]白居易的《菩提寺上方晚望香山寺寄舒员外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晚登西宝刹,晴望东精舍》是一首描绘风景的优美诗篇,它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,展现了诗人在晴天傍晚登上西宝刹(寺庙)后,眺望东精舍(另一座寺庙)的美丽景色。 首联“反照转楼台,辉辉似图画”,描绘了夕阳西下时,楼台的反照在不断变化,如同美丽的画卷一般。这一句通过视觉的描绘,展现了夕阳西下的美丽景象,同时也为整首诗定下了优美的情感基调。 颔联“冰浮水明灭,雪压松偃亚”,进一步描绘了冰面和水面在阳光下忽明忽暗的景象,以及雪压松树的形象。这一联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致描绘,使得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中的场景之中,感受到了冬日雪景的美丽和静谧。 颈联“石阁僧上来,云汀雁飞下”,描绘了石阁上的僧人上来,以及云雾笼罩的汀州大雁飞下的场景。这一联通过动静结合的手法,展现了寺庙的静谧和汀州的生机勃勃,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生活气息和人情味。 尾联“西京闹于市,东洛闲如社”,以对比的手法,将西京的喧闹与东洛的闲适进行对比,进一步突出了东洛景色的优美和宁静。最后一句“曾忆旧游无,香山明月夜”,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游历过的美好时光的怀念,以及对香山明月夜的向往之情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以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,展现了夕阳西下、冬日雪景、寺庙静谧、汀州生机等美丽景色,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香山明月夜的向往之情。整首诗语言流畅、意境深远,是一首优秀的古典诗歌作品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晚登西宝刹,晴望东精舍。
反照转楼台,辉辉似图画。
冰浮水明灭,雪压松偃亚。
石阁僧上来,云汀雁飞下。
西京闹于市,东洛闲如社。
曾忆旧游无,香山明月夜。
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

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西京

    读音:xī jīng

    繁体字:西京

    英语:Xijing

    意思:古都名。
    (1)西汉都长安,东汉改都洛阳,因称洛阳为东京,长安为西京。
    (2)隋炀帝建洛阳为东京,因称长安为西京。

  • 东洛

    读音:dōng luò

    繁体字:東洛

    意思:(东洛,东洛)
    指洛阳。
    汉·唐时以洛阳为东都,故称。
    唐·韩愈《县斋有怀》诗:“求官去东洛,犯雪过西华。”
    钱仲联集释引王元启曰:“公于贞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