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官仍不了,谴夺亦已随。
意思:小官仍不清楚,谴责掠夺也已经随。
出自作者[唐]元稹的《寄隐客》
全文赏析
这首诗是作者在年过三十后,面对官场上的种种不如意,对人生和仕途的深深思考。诗中描绘了作者年岁渐长,头发花白,仕途不顺,身世飘零的境况,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富贵荣华的淡然态度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。
首段中,“我年三十二,鬓有八九丝”,作者以自己的年纪和头发花白的形象,表达出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沧桑。“非无官次第,其如身早衰”,虽然官职有所提升,但个人的身体状况却已经不如从前,暗示了人生的衰老和无常。
接着,诗中描绘了当今社会的富贵荣华。“今人夸贵富,肉食与妖姬”,人们常常夸耀自己的富贵生活,享受着美食和美色的愉悦。然而,“而我俱不乐,贵富亦何为”,作者却对这些并不感兴趣,反问自己富贵有什么意义呢?这种对比和反问,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生活的淡然态度。
在接下来的段落中,作者通过描绘官场上的景象,表达了对人生价值的思考。“况逢多士朝,贤俊若布棋”,朝廷中人才济济,贤能之士如众星拱月般环绕。“班行次第立,朱紫相参差”,官员们按照等级排列,穿着不同颜色的官服,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。然而,“监察官甚小,发言无所裨”,尽管作者身为监察官员,但他的职位并不高,发言也难以产生实质性的影响。这种描述反映了作者对官场现实的无奈和不满。
最后,“陶君喜不遇,顾我复何疑”,作者以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自比,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的失望和对人生的坚定信念。“潜书周隐士,白云今有期”,他期待着能够像隐士一样,过上清静淡泊的生活。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自身的境况和官场上的景象,表达了作者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。诗中的语言质朴自然,情感真挚动人,是一首值得品读的佳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