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题应圣观》 池光摇水雾,灯色连松月。

池光摇水雾,灯色连松月。

意思:池光摇水雾,灯色连松月。

出自作者[唐]储光羲的《题应圣观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的标题是《空中望小山,山下见馀雪》,从标题可以看出,这首诗是在一个高处,从空中望向小山,看到山下残留的积雪而作。这样的视角和场景选择,给人一种壮丽、开阔的感觉,同时也透露出诗人的闲适和悠然。 首联“皎皎河汉女,在兹养真骨”,以河汉女自喻,表达了在此山中修炼、涵养的决心和毅力。河汉女是古代传说中的人物,她居住在河汉之间,善于变化,能隐能显,后用来比喻超脱尘世的仙人。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在此山中修炼的决心和毅力,同时也透露出他对修仙的向往和追求。 颔联“登门骇天书,启籥问仙诀”,描绘了诗人登门求仙的情景。他惊异于天书的神秘,好奇地开启仙门,询问修仙的诀窍。这一联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对修仙的热情和好奇,同时也透露出他对未知事物的探索欲望和勇气。 颈联“池光摇水雾,灯色连松月”,描绘了山中美丽的景色。清澈的池水在雾气中摇曳生姿,灯光的色彩与松树的月光相互辉映。这一联以优美的景色衬托出诗人的闲适和悠然,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山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。 尾联“上心方向道,时复朝金阙”,表达了诗人对修仙的执着追求和对大道的虔诚之心。他一心向道,时常朝拜金阙,表达了他对修仙之路的坚定信念和决心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空中望小山、山下见馀雪的景象,表达了诗人对修仙的向往和追求,同时也透露出他对山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。整首诗语言优美,意境深远,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启示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空中望小山,山下见馀雪。
皎皎河汉女,在兹养真骨。
登门骇天书,启籥问仙诀。
池光摇水雾,灯色连松月。
合砖起花台,折草成玉节。
天鸡弄白羽,王母垂玄发。
北有上年宫,一路在云霓。
上心方向道,时复朝金阙。
作者介绍 储光羲简介
储光羲(约706—763)唐代官员,润州延陵人,祖籍兖州。田园山水诗派代表诗人之一。开元十四年(726年)举进士,授冯翊县尉,转汜水、安宣、下邽等地县尉。因仕途失意,遂隐居终南山。后复出任太祝,世称储太祝,官至监察御史。安史之乱中,叛军攻陷长安,被俘,迫受伪职。乱平,自归朝廷请罪,被系下狱,有《狱中贻姚张薛李郑柳诸公》诗,后贬谪岭南。江南储氏多为光羲公后裔,尊称为“江南储氏之祖”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水雾

    读音:shuǐ wù

    繁体字:水霧

    意思:(水雾,水雾)

    1.水上的雾气。
    南朝·梁·伏挺《行舟值早雾》诗:“水雾杂山烟,冥冥不见天。”
    唐·白居易《早祭风伯因怀李十一舍人》诗:“水雾重

  • 摇水

    读音:yáo shuǐ

    繁体字:搖水

    意思:(摇水,摇水)
    瑶浆。
    《吕氏春秋本味》:“水之美者:三危之露,崑崙之井,沮·江之丘,名曰摇水。”
    陈奇猷校释:“犹言沮·江之丘,其中所积之水名曰摇水。

  • 松月

    读音:sōng yuè

    繁体字:鬆月

    意思:松间明月。多用以渲染幽然情景。
    唐·孟浩然《岁暮归南山》诗:“永怀愁不寐,松月夜窗虚。”
    唐·雍陶《宿大彻禅师故院》诗:“竹房谁继生前事,松月空悬过去心。”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