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独酌谣四首 其一》 二酌断风飙。

二酌断风飙。

意思:两个参考断狂风。

出自作者[南北朝]陈叔宝的《独酌谣四首 其一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独酌谣》以其独特的韵律和深邃的哲理,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独特的饮酒世界。诗人通过酒的意象,表达了自己对人生、自我和宇宙的理解。 首句“独酌且独谣”,直接点明主题——独自饮酒,独自吟唱。这不仅描绘了诗人独自饮酒的场景,也暗示了诗人的孤独和自我反思。 “一酌岂陶暑,二酌断风飙”,这两句描绘了饮酒的初阶效果,即摆脱外界的干扰,达到内心的平静。陶暑和风飙,都是指外界的干扰和压力。一酌二酌,诗人已经能够抵抗这些干扰,达到内心的平静。 “三酌意不畅,四酌情无聊”,这是饮酒的中阶效果,诗人开始表达自己的情感,但发现这些情感并不畅快,这是因为饮酒已经到了一个新的层次,诗人开始触及更深层次的人性。 “五酌盂易覆,六酌欢欲调”,这是饮酒的高阶效果,诗人已经能够自如地控制自己的情感,达到愉悦的状态。这一阶段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理解——人生就是一场游戏,需要我们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。 “七酌累心去,八酌高志超”,这是饮酒的最高境界,诗人已经能够去除心中的杂念,超越世俗的束缚,达到更高的精神境界。 “九酌忘物我,十酌忽凌霄。凌霄异羽翼,任致得飘飘。”这是诗人饮酒后的体验——忘却物我,超越自我,仿佛凌霄于物外,自由自在。 最后两句“宁学世人醉,扬波去我遥。非浮丘伯,安见王子乔”,更是表达了诗人的决心和追求——他宁愿像浮丘伯那样超越世俗,也不愿像世人一样沉溺于酒中。这两句也暗示了诗人对更高境界的追求和对自由的向往。 总的来说,《独酌谣》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篇,它通过饮酒这一主题,表达了诗人对人生、自我和宇宙的理解。诗人的饮酒过程,实际上是他对人生困境的超越和对更高境界的追求的过程。这首诗以其深邃的哲理和独特的韵律,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独酌谣。
独酌且独谣。
一酌岂陶暑。
二酌断风飙。
三酌意不畅。
四酌情无聊。
五酌盂易覆。
六酌欢欲调。
七酌累心去。
八酌高志超。
九酌忘物我。
十酌忽凌霄。
凌霄异羽翼。
任致得飘飘。
宁学世人醉。
扬波去我遥。
尔非浮丘伯。
安见王子乔⑴。
作者介绍 陈叔宝简介
陈后主陈叔宝(553年12月或554年1月-604年),字元秀,小字黄奴,陈宣帝陈顼长子,母皇后柳敬言,南北朝时期陈朝最后一位皇帝,582年—589年在位。

陈叔宝在位之前,陈宣帝的次子、陈叔宝的弟弟陈叔陵一直有篡位之心,谋划刺杀陈叔宝。后叔陵被杀,叔宝即皇帝位。陈叔宝在位时大建宫室,生活奢侈,不理朝政,日夜与妃嫔、文臣游宴,制作艳词。陈后主更把中书令江总,以及陈暄、孔范、王瑗等一般文学大臣一齐召进宫来,饮酒赋诗,征歌逐色,自夕达旦。隋军南下时,自恃长江天险,不以为然。

祯明三年(589年),隋军攻入建康,陈叔宝被俘。后在洛阳病死,终年52岁,追赠大将军、长城县公,谥号炀,葬于洛阳邙山。

关键词解释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.83334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