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除夜叹》 夜榻覆龙具,晨炊熏马通。

夜榻覆龙具,晨炊熏马通。

意思:夜床覆龙准备,早饭熏马通。

出自作者[宋]贺铸的《除夜叹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的生活困境和向往。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,展现了一个壮年人突然发现自己已经头发花白,感到年华已逝的困境。他在京城的尘埃中,客居他乡,感到很少安宁和舒适。病魔缠身,使他厌倦了饮酒,疲惫的筋骨也无法应酬过多的交往。 诗人的生活贫穷,只能租用一间老屋,没有车马的喧嚣。他的日薪只有百钱,连盐渍的菜都供不起。夜晚,他睡在简陋的床上,早晨的炊烟弥漫着马粪的味道。他想出门借贷,但又羞于面露难堪。 然而,诗人并没有沉溺于困境,他向往着自由的生活。他希望能有一艘扁舟,带着家人乘风破浪,向东而去。他希望能在深山中隐居,终老作为一个田翁。春天播种秧苗,秋天收获百钟粮食。孩子们去打柴挑水,壮年的妻子织布舂米。他向往着在清澈的沧浪之歌中行走,躺在舒适的柴桑之风中。他希望能养成内心的神明,无忧无虑地生活。 有人听到诗人的向往,讥讽他为何不切实际。但诗人表示,如果真的能够果敢决断,谁又能捉住那冥冥中的鸿雁呢?谁知道在禄籍之间,就像被困在樊笼里一样呢? 整首诗生动地描绘了诗人的困境和向往,表达了对于自由、自然和无忧无虑生活的渴望,同时也展现出对于现实困境的无奈和坚韧不拔的态度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壮发忽种种,华年今复穷。
客怀少安适,况乃京尘中。
病肺厌斟酌,疲筋谢过从。
闲坊税老屋,车马无来踪。
日俸才百钱,盐齑犹不供。
夜榻覆龙具,晨炊熏马通。
出门欲贷乞,羞汗难为容。
安得一扁舟,浮家乘兴东。
江山此深隐,终老为田翁。
春秧二顿苗,秋获期百锺。
稚子课樵汲,壮妻兼织舂。
行歌沧浪清,卧快柴桑风。
神明养内观,忧患无旁攻。
有客闻此言,诮余何不衷。
兹行果勇决,谁揽冥冥鸿。
安知禄籍间,去就如樊笼。

作者介绍 苏轼简介
贺铸(1052~1125),北宋词人。字方回,又名贺三愁,人称贺梅子,自号庆湖遗老。汉族,祖籍山阴(今浙江绍兴),出生于卫州共城县(今河南辉县市)。出身贵族,宋太祖贺皇后族孙,所娶亦宗室之女。自称远祖本居山阴,是唐·贺知章后裔,以知章居庆湖(即镜湖),故自号庆湖遗老。

贺铸长身耸目,面色铁青,人称贺鬼头,曾任右班殿直,元佑中曾任泗州、太平州通判。晚年退居苏州,杜门校书。不附权贵,喜论天下事。

能诗文,尤长于词。其词内容、风格较为丰富多样,兼有豪放、婉约二派之长,长于锤炼语言并善融化前人成句。用韵特严,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。部分描绘春花秋月之作,意境高旷,语言浓丽哀婉,近秦观、晏几道。其爱国忧时之作,悲壮激昂,又近苏轼。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等对其词均有续作,足见其影响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马通

    读音:mǎ tōng

    繁体字:馬通

    英语:Matong

    意思:(马通,马通)
    马粪。
    《后汉书独行传戴就》:“主者穷竭酷惨,无复余方,乃卧就覆船下,以马通薰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