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时不肯浇舌本,死後空持酹坟土。
意思:生时不肯浇舌头,死后空持酒坟土。
出自作者[宋]陆游的《贫甚卖常用酒杯作诗自戏》
全文赏析
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人生的短暂、自然的美丽以及生命的无常。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意象,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。
首联“桃李成尘浑不数,海棠也作胭脂雨;清明未到春已空,枝上流莺替人语。”描绘了春天即将逝去的景象,桃李花瓣纷纷落下,如同尘土一般,而海棠花也如同胭脂雨一般洒落。这象征着生命的短暂和无常,春天的美好时光转瞬即逝。而枝上的流莺不断地啼叫,仿佛在代替人们诉说春天的故事。
颔联“逢春日日合醉归,莫笑典衣穷杜甫。”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态度,即要珍惜每一天,尽情享受生命的美好,不要因为生活的困难而放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。这里诗人借用了杜甫的故事,表明即使在困境中也要保持对生活的热爱。
颈联“生时不肯浇舌本,死后空持酹坟土。”这两句诗表达了生命无常和死亡的观念。诗人认为,人在生前无法留住美好的事物,只能在死后用酒祭奠坟墓,表达对已故亲人的怀念之情。
尾联“门前三百里湖光,天与先生作醉乡。”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——一个美丽的湖光山色之地,这里可以成为诗人的醉乡。这里再次强调了生命的短暂和自然的美丽,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。
最后一句“银杯羽化不须叹,多钱使人生窟郎。”表达了诗人对金钱和财富的看法。他认为拥有足够的财富可以让人们过上舒适的生活,不必为生活发愁。这与首联中的珍惜每一天、尽情享受生命的美好相呼应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思考,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理解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。诗人认为生命无常、自然美丽,而拥有足够的财富可以让人们过上舒适的生活。这首诗也表达了对杜甫的敬仰之情,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。